20世纪30年代之初,毕业于国立东南学、留学英国、书生气十足的彭国彦来到邳县就任县长之职,几个月后却因“浮征芒银”而被定格在一方“劣迹碑”上。实情到底如何?笔者决定摒除偏见,拨开尘封的雾团,让人见其真面目,从而还史事以公正。

林昭与父母墓(资料图)

一、众口交詈的彭国彦劣迹碑

碑石以歌功颂德者常见,“以彰劣迹”者则毕世罕见。旧时邳县县城(今邳州市邳城镇)有一方“劣迹碑”,为笔者古稀之年所仅见。

那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笔者参加邳县文教局在邳城中学举办的暑期教干研讨班。时值盛夏,暑气难消,每日傍晚,或登山远眺,或临池浴沐。一日傍晚,浴沐之后,与同伴漫步,由城东门归来,行至城门外时,有人在道路南侧蒿草丛中小解,偶然间发现一方旧碑,引起我的兴趣。当时县城迁至运河镇不久,城门外道路两侧就荒芜起来,蒿草丛生,高与人齐,我于是用双手披开蒿草,见到一方碑石立于草丛间。碑体稍为倾斜,然而字迹不难辨认,碑文曰:

民国二十年,县长彭国彦浮征芒银二厘五,经告镇江高等法院批准逮捕、撤职,判刑二年。特此记事,以彰劣迹。

邳县党部刘银涛书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立

民国二十一年(1932),距我抄录碑文时20多年,记得曾以此事询问城内一位老者,略知原委。彭县长国彦,从江阴调来邳县时,正值灾情严重,瘟疫流行,老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他有令“浮征芒银二厘五”,“二厘五”可不是个小数字,“浮征”就是在常年额定赋税之外多征,百分之二十五,数额可观。老百姓不堪重负,怨声载道。国民党邳县党部又有人专拆他的台,鼓动群众,具文上告。到任几个月,彭县长就被弄去坐大牢了。

时光流逝半个世纪,人世沧桑,邳城城墙与城门早已不复存在,“劣迹碑”也已不知去向。不久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整理旧书柜时,发现当年抄录碑文的记事册,有感于英国哲学家罗素关于“权力产生腐败”的名言,以为县长彭国彦乃贪婪之辈,于是写了一篇短文,题曰《劣迹碑小记》,刊载于《彭城晚报》“彭城旧事”版。文章末尾,曾突发奇想:今日对于贪污腐败而劣迹斑斑者,是否也可效此立碑记事,“以彰劣迹”,以儆效尤?

沐岚个人资料,女演员沐岚图片大全

展开全文

此后,我在《邳县文史资料》(邳县政协文史委编印)第八期看到陈俊才先生所写的《劣迹碑》一文,文中更为详细地介绍了彭国彦的“劣迹”,称其“上任后不顾群众疾苦,横征暴敛,中饱私囊”,视之为“罪恶昭著、祸国殃民、遗臭万代”之徒,且谓“每当人们观赏该碑后,总在咋舌论道,传为大快人心的奇闻异事”。

《邳县通讯》(台北江苏省邳县同乡会印行)第十五期刊载张志谊先生《说邳县道邳县???·???邳县近代名人传》(上),在“刘银涛”一节中涉及“劣迹碑”,曰:“刘银涛,家坊上(坊上村今属邳州市官湖镇),才俊英豪志高强;人聪明,秉赋强,读书过目能不忘;受教育,也不瓤,上光华大学上;修毕业,回家乡,负责党务常委当;除贪官,彭县长,东门劣迹碑竖上……”作者谓彭国彦为“贪官”,而县党部常委刘银涛则为反“贪官”的英豪。

可见碑石虽然不知去向,而彭国彦的“劣迹”留给人们的记忆却屡屡见诸诗文。由于“劣迹碑”而招致的污泥浊水,不分青红皂白地泼在彭国彦的头上。可谓众口交詈,一致贬责彭国彦而褒其反对派。

二、彭国彦其人与彭案始末

在地方史志的研究中,我们了解到,从民国元年至民国三十七年(1912~1948)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覆亡,其间历任邳县县长者(含日伪政权),凡四十有七,其中认贼作父卖国求荣者有之,盘据多年作恶多端者有之,双手沾满革命者鲜血亦有之,劣迹斑斑较彭氏有过之者不乏其人,何以不见有人为之立碑以彰劣迹,而唯独对于彭氏国彦,在国民党邳县党部两派对立、勾心斗角的背景之下,一个不属于任何派别的外来者,任期只有几个月,却“厚遇”有加?

这个问题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认为对待史事与人物应持公正的态度,彭国彦的劣迹碑有进行考辨的必要。我们通过曾任国民党邳县党部委员、已届耄耋之年的王仙舟了解到彭国彦后来定居苏州。热心此事的崔学法在任职中共邳州市委统战部长时,乘公务之便,几次到苏州调查访问,得到许多极为珍贵的资料。我们觉得对于彭国彦及其劣迹碑,应该重新认识,还史事以公正。这里,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介绍彭国彦其人与彭案始末。

彭国彦,原籍吉安(今属江西),1904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22年考入东南大学政治经济系,任学生会主席。1926年毕业后,赴英国留学,攻读宪政。1928年归国,适逢江苏省政府于是年9月举行县长考试(按:国民政府1935年9月始颁《县长考试条例》,江苏省政府先行一步),彭国彦以一介书生志在用世,遂应县长考试而荣获第一名,人称“彭状元”。其时,缪斌(字丕成,江苏无锡人,后沦为汉奸,1946年在苏州被处决)为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掌一省之民政,地方官员的遴选也在他的职权之内。据说,此人开卖官之风,一等县县长价六千元,彭国彦拒不出钱,缪斌因其名列榜首乃不得已派充吴县(一等县)县长。时称“状元县长”。1928年10月30日发布,11月1日接篆。

彭国彦是北伐后国民党南京政府治下,由江苏省政府委派的第二任吴县县长,第一任是王纳善(引才)。黄云先生在《吴县县长彭国彦》一文中,生动地描写道:“那彭国彦身穿蓝布学生装,脚蹬黄皮鞋,以官场的眼光看,嫩是嫩了一点,倒也潇洒不凡。王引才黯然下台,时而露出一些牢骚,却也毫无办法。王引才是个老式官吏,苏州市民对他并无好感,文化界、新闻界对新来的彭国彦则充满好感,多有报道。彭国彦上任之后,一反前任的官僚做派(按:民初县长坐大轿,北伐后坐包车),居然微服走浒关采风(浒关即今苏州市浒墅关镇),随员都不带一个,还开始建设路政,安装城乡间的电话,说得少,做得多,非常平民化,一点官架子也没有。正因为没有官架子,所以也不懂过去做官的门道,不合理的对抗,对苏州势力极大的士绅也不理不睬,埋头做事,一副强项令书呆子的我行我素气派。”

沐岚个人资料,女演员沐岚图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