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有一股浊气的壹读君 | 哈哈哈哈哈

之前壹读君发了一篇的文,一些人表示不服,并讲了一个逻辑,认为一个地方人杰地灵所以人才很多,

或者一个地方有山有水就应该有圣人。

京能朱炎个人资料,京能李色金简历

壹读君只想告诉你,你真的想多了。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人杰地灵到底啥意思。

“人杰地灵”得名于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一段话: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后广为人知。《现代汉语词典》正儿八经地解释了“人杰地灵”:

人物杰出,山川有灵气。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成为名胜之区,也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人物杰出,山川有灵气。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成为名胜之区,也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两个含义都没有说出一个地方自然环境好所以人才就多的因果关系。

但这也并不能说明人才和自然环境没有关系。有关系是绝对肯定以及一定的,自然环境会影响人才的分布,但并不足以成为人才分布的决定因素。

人都没有,哪有人才

一个地方首先要适合人的生存,才能谈人才的培养。像热带雨林、撒沙拉沙漠这些地方连人都没有,是不可能培养出人才的。

然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没有达到能决定一个地方人才多少的地步。四川重庆是公认的养人圣地,因为气候,这两个地方出来的妹子都十分盘正条顺。但是,蜀却没能凭这气候条件在古代成为人才盛地。学者丁文江对二十四史中有列传的历史人物进行籍贯统计,四川历朝历代的人物都只有个位、十位数,排名倒数。

二十四史中历朝各地人物数量 图片来源于参考资料2

展开全文

“地杰人灵”的典型代表且久负盛名的人才省江苏浙江,在宋代以前,人才也不及河南、山东多。

社会因素才是人才分布的决定因素

所以还是那句老话,社会因素才是人才分布的决定因素,其中的经济原因又是最为重要的。即使一个地方地再灵水再秀,经济不咋地也难出人才。

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受到重创,《旧唐书》记载:

夫以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夫以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反正就是没有人、非常落败的意思。

在北方的衬托下,南方的发展非常迅速,经济重心由此开始向南转移,至南宋时,南方成为经济重心。无论是农业还是手工业,南方都超过北方,北方已经无能为力。

就农业的亩产来说,宋代南方亩产大多高于北方,南方的太湖流域、圩田区是当时的稳产担当,南宋时能达到亩产六七百斤。

而北方的手工业也不如南方。北宋时年产布帛五十万匹以上的地区,南方三路两浙(191万匹)、江南东(82万匹)、江南西(50万匹)共计有323万匹,北方三路河北东(92万匹)、京东东(70万匹)、河北西(50万匹)三路共计212万匹,南方比北方多100多万匹。

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文化发展,南方人才自然也就多了。

如河南在前汉时历史人物所占比重是18.75,到了南宋不过6.12,浙江在前汉为0.96,到了南宋就有22.5。文化中心随着经济中心的变化,可以说是非常明显了。

避乱,开挂一样的存在

安史之乱带来的,还有人口的避乱迁移,避乱对一个地方的发展来说,简直是个开挂般的存在。南方的文化发展,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北方人才为了避乱而进行的迁移。甚至有学者如丁文江认为,殖民和避乱是导致一个地方发展的最重要原因。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的时候,全国约有891万户,过了五年,人口减少至约193万户,户数直接减少了四分之三以上。仅京兆府这一个地方,从开元时期的36万户,安史之乱人口大减,再经过了几十年的恢复,到元和时期人口也只有24万户,完全恢复不过来。可以说是大伤元气了。

大伤元气的北方,人口除了战死之外,其余大部分大都向南迁移了:

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

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

而且迁移人口之多,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长安、洛阳两京蹂于胡骑,士君子多以家渡江东。

长安、洛阳两京蹂于胡骑,士君子多以家渡江东。

京能朱炎个人资料,京能李色金简历

还携家带口迁往南边儿,

天宝末,安禄山反,天子去蜀,多士南奔,吴为人

天宝末,安禄山反,天子去蜀,多士南奔,吴为人海。

让迁到的地方变成人山人海。

安史之乱后人口迁移地 图片来源于参资料4。

大批避乱的人从北方迁往南方,带来的最直接后果是南方人口首次和北方达到均衡,朝廷甚至增补州县来安置流民,江南、剑南、岭南三道新增设州42个、县185个。到宋时,南方人口开始超过北方。更深的后果是,南迁带来了文化嫁接,北方的人才转移到了南方,并促进了南方文化世世代代的发展。自宋开始,南方人才开始超过北方,北方一直心有余而力不足。

南北历代人才比重变化 图片来自参考资料5

北方人才到南方避乱的功效如同英国殖民了印度,英国的殖民建设了印度,让印度得以步入现代化。北方人才大批迁到南方后,南方也从此走上了发展的不归路。

参考资料

1.叶忠海,《人才地理学概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

2.丁文江著,《丁文江集》中《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篇,花城出版社,2010年

3.郑学檬著,《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

4.石方著,《中国人口迁移史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5.张全明著,《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