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古歌唱到:“来到九千地,来到七万寨,九千地产粮,七千寨产棉。” “来到松党故,松计祖宗地”。

剑河县太拥乡九连苗寨是九股苗分迁圣地,苗族人又称此分迁圣地为“党固松计”。分迁时间在宋朝时期,距今近千年左右。是苗族历史上迁徙过程中的重要滞留地。剑河、台江、雷山、凯里、施秉等地苗族古歌里提到的迁徙地名。九连,有的书亦写为九脸。九连村头寨尾古树参天,风景秀丽,具有浓郁的苗族人文风情,是旅游休闲之胜地。

仰阿莎个人资料,仰阿莎是真实的吗

贵州剑河苗族的迁徙

从远古走来的苗族先民,经历了先秦时期、秦汉至唐宋时期和元明清时期的迁徙,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他们“由北而南”、“由东而西”。苗人“自涿鹿战后渐次向南辟居,以滇黔为最多”。“苗人,其先自湘窜黔,由黔入滇。”剑河县境主要有“西”(dL.B.、“方”(faNgs)、“柳”(liux)三大支系,居“九黎”和“东夷氏族集团”的后裔。自以尤为首的“九黎”部落在冀东涿鹿战败,蚩尤被擒杀后,因战争和饥荒,其部属便南迁到江南一带繁衍,一部分长途跋涉来到黔东南,县内“西”、“方”“柳”等支西迁的时间和行走的路线今无从得知,但从县境地苗族古歌中可以看到苗族入县前迁徙的身影。“来到方振西,来到洋岔利,集全族祭(祖)五届”。(“方振西”、“洋岔利”是苗族对榕江的古称)。

黔东南苗族古歌唱到:“来到九千地,来到七万寨,九千地产粮,七千寨产棉。”(指今榕江、剑河、台江、雷山交界处的剑河昂英、昂宿一带。)“来到松党故,松计祖宗地”。(“松”意译为“坳”,“党”意译为“坪地”。)“松党故”在今太拥乡久脸寨东南半华里的山坳上,此地至今仍有“九股祭祖土”、“九股祭祖田”和分迁所载的石柱遗址。由此,得出一条苗族迁徙的粗略路线,即从江淮——洞庭——榕江——昂英——久脸。“西”支大约在唐末宋初从“松党故”经五次迁徙,传承到今天的岑松镇张往村,但何时从榕江迁入剑河的昂英等地,均无考。

入县后的迁徙:“西”支。90人离开久脸后,又分为若干小股继续西迁,其中在外县的有台江的“山炳大塘”、“箕簸”;锦屏县的“瑶光”;雷山的“西江”;黎平县的“白翁”。县内分迁到巫溜、巫里、党开、摆伟、天那、翁座、塘流、高丘、高标、按拱、下南东、高定、基佑、久仰等基地。“方”支。70人经党牛松括(今南哨乡南甲村屋背坡),迁往台江的返排、巫休、方排、五岔、巫忙、交汪;镇远的报京;施秉的廖洞。县内的反召、返迷、反皓、反受、芳武、南甲、太拥、反前、巫库、南良、打来、党央、白道、展架。“柳”支。30人离开“党故松计”后,分居清水江沿岸,分迁到台江县的番柳塘、施洞、西陇;县内的基佑、柳利、乃寿、久敢、干俄、巫高、报谷、稿旁等地,后迁巫泥、柳寨、柳富、九虎、六府、南旁、按拱、展峰、展亮、柳落、柳荫堡、柳基、柳社、柳练、九社等地。其他支,原为春秋时吴国国民,吴灭后,迁江西庐山,宗末元初迁天柱远口,其祖吴世铭于明洪武年间随征苗有功,授予黎平府赤溪湳洞司长官司,春后代迁入县内公俄,清雍正七年设置清江协后,公俄寨迁至距县城五里的公俄山上。此外,县属内寨、由台江县梅影、嘎丢(今宝项),三穗县桥头、贡井,镇远县两路口和县属稿旁“西家”迁入。党翁、久吉、返排三寨余姓由三穗良上迁入。乃寿、南哨(街上)二寨周性由天柱迁入。野陇周姓、南哀二寨由麻江下司迁入。迁徙到县境苗族居住分聚居区和杂居区两种,聚居区主要集中在久仰乡、革东镇、观么乡,各乡镇苗族人口均占所在乡镇人口总数的86%以上,杂居区主要是太拥乡、南哨乡、南寨乡、岑松镇、柳川镇、敏洞乡,苗族人口均在所在乡镇总人口数60%以上,最少的南加镇、南明镇、磻溪乡苗族人口50%以下,2007年年末统计数据全县苗族人口148900人,占全县总人口247600的60.14%,居各民族人口之首。由于长期大幅度迁徙流动,使苗族社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也使苗族社会财富遭到大量的消耗,加上迁入地荒僻,恶劣的自然条件阻碍和延缓了苗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再则,居住分散,彼此隔绝,交往甚少,所处的自然条件、历史的不同,相互之间出现较大差异。新中国建立后,苗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安居乐业,与数十个民族团结和睦,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当家做主,当今苗族地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苗族人民已成为祖国现代化的建设者和主力军。

展开全文

鉴于剑河县九脸村、昂英村在苗族大迁徙的特殊历史地位,建议将剑河县打造成国内九股苗族分迁地旅游目的地。

(收集整理:朱通明。图:孙亚光)

动动手,为黔东南美景转一个!

如果有想推荐的秀美村庄,可在微右下方或者后台“留言”告诉我们,小编将会收集文字与资料分享给大家……

仰阿莎个人资料,仰阿莎是真实的吗

您想每天收到这样的文章吗?

点“秀美黔东南”可一键关注哦↑

这里是秀美黔东南公众微信号:xmqdn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