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刮起,外来的一切都那么新鲜。那时,渴望与众不同的美的心情虽已被撩拨而起,但无奈于物质有限,年轻人们用尽自己各种办法,去追逐他们眼里的世界潮流。那时,拥有一件西装、烫一个卷发、穿一条牛仔裤都被看做是新潮和前卫。 时过境迁,当年父母辈娱乐生活与时髦打扮现在看来也许有些“呆萌”和诡异,但仍旧充满暖意,在2014年最后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个激情澎湃年岁里最时尚的的打扮和娱乐,一起穿越80年代。 ——内容、图片选自《中国生活记忆》 特别鸣谢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授权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开始意识到:穿衣服“出格”一些,不一定与意识形态的健康与否有必然联系。1984年拍摄的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反映的是纺织厂的女劳模与漂亮裙子之间的矛盾冲突,由当时的偶像级女星姜黎黎和赵静主演。银幕上的“红裙子”,是中国女性从单一刻板的服装样式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点的服装色彩和样式的标志性道具。图为80年代,排练交际舞时,好多女士都穿着红裙子的场景。

展开全文

与红裙子同时,一部名叫《红衣少女》的影片一公映,立时成为时尚的标签,红衣风靡全国,连同片中一句经典对白:不要太多情,不要假正经。 1986年7月12日,《中国纺织报》在第28期第4版登载了一篇有关北京早期服装市场的稿件,题目是《北京流行黄裙子》。红裙子一统天下被迅速瓦解,女性着装进入了红黄并存的鲜艳时代。

1980年,中国第一本时尚类杂志《时装》在北京创刊。这年夏天,由北京橡胶厂设计的半高跟胶底女凉鞋投放市场,很快受到女性们的追捧。 1985年初,广州市团委策划了一次选美活动,叫做“首届羊城青春美大赛”。这在新中国的大城市还是第一次。 2月3日晚7时开始的预赛,不仅要面试形体仪容,而且要笔试文化知识;不仅选女也选男。共有550多位俊男靓女参加初赛。通过了预赛的130多人于2月14日在广州少年宫参加初赛。 参赛者有的当场要进行表演、唱歌、跳舞。 初赛之后,选美比赛突遭非议,官司一直打到北京去。老先生们议论纷纷,他们认为广州搞选美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只讲穿着打扮,不要艰苦奋斗。 图为1985年广州“青春美大赛”男女选手合影。

在我国,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比基尼还只是一种只可远观的装束。海滩边,多是穿着相对保守的泳衣的女性。 1986年11月,在深圳举行了全国第四届《力士杯》男女健美比赛,这是中国女子健美运动员第一次着装比基尼比赛服(包括两片相连的胸衣和一条三角短裤,俗称“三件头”),在一年一度的全国最高级的健美比赛中首次亮相。从深圳掀起的比基尼冲击波从南到北震撼着中国这块古老而又保守的土地,从此女子健美热迅速传遍祖国大地。这应了西方一句俗语:“比基尼告诉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就是自由。”

1983年8月8日《工人日报》报道,西装短裤最近风靡上海,雪白的、米色的、浅绿的西装短裤,配上金色的腰带、中统丝袜、高跟凉鞋,成为上海姑娘时兴的夏装穿着。1984年,上海一家照相馆的橱窗里还立有写着“这里出租西服”的牌子,以此迎合人们喜欢穿西服照相的爱好。当时最著名的王开照相馆,当时才有婚纱、西服租借,在依旧流行中山装的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普通照相馆很难找到一件西服,有的新郎拍照时穿的西服还是新娘在婚前亲手做的,虽然领子看上去还有点皱皱巴巴,却已然成为时尚一族。后来便有了“中国特色的西服”,但没有用领肩熨压机压过,所以穿起来总有一种马褂的感觉。而且看上去特滑稽的是,穿西服者总保留着袖口上的商标,脚上还是一双布鞋。但这个阶段人们不太会穿西装,在什么场合穿西装并不讲究,尽是皱巴巴的不成型。西装里还有垫肩。因为成品服装还比较少,加上也比较贵,一般都是到裁缝店去做。各种各样西装在服装店里冒了出来,每家裁缝铺都做西装,什么料子都能做西装,随便贴个商标就敢穿在身上。 那时男士喜欢把双排纽扣西装解开,裤子上爱挂串钥匙。

假领子的发明,才是真正的原创产品。鲁迅先生曾说:“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据说是时尚之都的上海人创造出了假领子,因为这个城市的人讲究“面子”。假领子其实是真领子,但它不是一件真正的内衣服装,只是一件领子而已。它有前襟、后片、扣子、扣眼,只保留了内衣上部的小半截,穿在外衣里面,足以以假乱真,露出的衣领部分完全与衬衣相同,所以美曰其名“假领子”。假领子用零头布做,不收布票,也便宜,像衬衫一样尺码齐全,非常受年轻人的青睐。有些人会备上好几条:白色的、灰色的、浅咖啡色的,轮换着穿。平常上班一般穿深颜色的,耐脏。里面穿一条假领子,外面是毛线衣,再外面是中山装,对着镜子一照,感觉还挺好。如果里面的假领子是红格子的,在那时候也算是很惊艳的一抹异色了。图为假领子实物。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年轻人,开始迷上牛仔装、T恤衫、不戴胸罩等简便化的服装,并形成对抗传统文化的街头时尚。现任《时装》杂志社社长周长青清楚地记得,80年代的一天,在周围人还穿着普通的灰蓝色中山装时,他看见妹妹穿着一条紧绷绷的牛仔裤回到家,裤子把大腿包裹得紧紧的,走起路来屁股一扭一扭的,他看见非常生气。在周长青看来,那不是正经人穿的裤子。当时,这并不是周长青一个人的想法。上海某大学在招收研究生时,曾对一名考试合格的学生提出要求:如果你继续穿牛仔裤,将被拒绝录取。而后,牛仔裤渐渐被大众所接受,快速风靡全国。

1985年2月24日的《生活周刊》,刊登了署名“肖舟”的读者来信,信中说,我已28岁了,还没有女朋友。不久前,师傅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并悄悄地告诉我,约会那天,姑娘的父母要候在远处瞧瞧,让我到时衣服要穿得讲究些。邻居阿祥热情地建议我:“小格子呢的茄克衫配水洗牛仔裤是最流行的,活泼,富有时代气息,穿着能衬托出人的体形美。”我就决定这么装束了。没想到约会后,人家姑娘传话来,说我这一身打扮瞧着别扭,对方父母也说他女儿老实,怕和我不相称,第一次约会就这么告吹了。

80年代初,大多数学生仍喜欢扎70年代普遍流行着的麻花辫,而那些已经工作了的年轻女孩却纷纷剪掉了长长的大辫子,取而代之的是短短的卷发。有的留起“招手停”式的硬硬刘海,有的还将头顶的头发稍稍拱起后用发夹固定,据说这是“增高”的好手段,很受小个子女孩的欢迎。 当时一些年轻姑娘,硬是把长到腰际的头发剪了,竟然一点都不心疼。烫了一个流行的“菜花头”,觉得一下子时尚起来了。有些曾经烫过的“菜花头”,留长之后就成了浪漫成熟的中长卷发,也称“波浪头”,这个优雅的发型一时为女星们所喜爱。当时的《大众电影》《电影世界》等杂志封面上,龚雪等影星常以中长卷发出现。对卷发一往情深的人担心睡觉时头发被压直,还要在睡前用卷发夹把头发卷一卷。 图为浪漫优雅的中长卷发。

演员赵静个人资料,演员赵静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当时为了省钱,许多人都不愿去理发店,而是买了发卷自己做,经常可看到头顶满头发卷的人走上街,成为那个年代的独特风景。 《血疑》和《排球女将》的播出,让剧中两位日本女星的发型相继成为风靡一时的流行范本。把额角两侧的头发扎起小辫来,便能把有碍运动的披肩发变成运动感十足的“小鹿纯子头”,而幸子的小短发则至今都未过时。

1981年,湖北农民杨小运,承包“分”得22亩4分田。由于精心耕种,细心管护,当年也获大丰收。他家8530斤国家粮食定购任务,只用小麦和早稻就完成了。中稻、晚稻还可以收15000多斤,留下口粮和种子,可向国家超卖万斤粮,这在当时湖北农村可是个了不起的数字。县里问他超卖万斤粮有什么要求,他想也没想就说:想要一辆上海永久牌自行车指标。 那时的年轻人,为拥有一辆“凤凰”或者“永久”而感到骄傲,他们有着共同的经历,梦想有一辆这样的车,攒了几年钱,又费了很大力气搞票凭票供应,于是终于实现了。“凤凰”或“永久”为他们带来羡慕的眼光,而他们也得到了无穷的欢乐,甚至骑着这辆车带回了自己的新娘。

蛤蟆镜,墨镜的一种,大镜片,浅颜色,挡风养目,防晒遮阳,80年代在城市青年中风靡一时,成为时髦男女的专宠。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从美国引进的科幻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神秘的西方世界,科幻的故事情节,随处可见的新奇事物,让这部美剧在神州大地轰动一时。剧中主人公麦克•哈里斯经常戴着一副蛤蟆镜。麦克身材彪悍,表情严肃,戴着浅而透明的大墨镜,的确是威风凛凛,风度翩翩。一时间,麦克的形象受到了不少青年的热烈追捧,用句现在流行的话说,成了麦克的“粉丝”。一时间,不管脸盘大小,脸型是方、是圆还是瓜子脸,都架上了麦克戴的那种浅墨镜,大街上到处晃着蛤蟆一样的大眼睛。

1987年11月2日,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召开后,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五位常委,第一次集体穿西服亮相,掀起全国的西服热。 现任《时装》杂志社社长周长青说,西装热开始逐渐遍及大江南北、城市乡村,西装大普及是对盛行多年的“老三装”的反动,其深层的原因是基于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渴求。《时装》上转引了《东京新闻》上的文章标题:“中山装,再见”(《时装》1983年特刊)。

刘索拉曾说:八十年代的热情就特别的旺盛和真诚,像是一个饥渴的人找到了真正的爱情,干柴烈火。(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第398-399页,三联书店2006年5月第一版)80年代开始,可以说“谈恋爱”三个字了。在此之前,对于“他们在谈恋爱”这句话的表述方式一般是“处朋友”、“搞对象”。80年代婚礼越来越隆重,嫁妆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这些“老三件”早被淘汰,“新三件”也是不停地发生变化:黑白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 80 年代有一个特色名词:“海陆空”——这是精明的上海姑娘为自己选择对象定出的理想标准——海是指有海外关系,陆是落的谐音,意思是最好是刚落实政策的家庭,空是指有空房子。它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女青年在择偶标准上的务实。当时,上海女孩怎样择偶还有一个说法——“五大员”:“身份是党员,身体像运动员,卖相像演员,工资像海员,头子像驾驶员。”更具体的择偶顺口溜是:一套家具,二老归西,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音响),四季笔挺,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十元钱(工资),八面玲珑,九(酒)烟不进,十全十美。那时,女方、特别是一些丈母娘,向男方索要不得彩礼太高,许多地方、特别是上海,“高价姑娘”遭到舆论的批评。

1980年2月20日,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规定晚婚者,婚假可延长至15天。于是婚后“度蜜月”和“旅行结婚”开始风靡,有旅行就一定有照片,有照片就有时尚和时代的烙印。图为80年代旅行结婚的照片。

80年代初,迪斯科开始流行于年轻人中间,势如破竹。1985年,印度电影《迪斯科舞星》热映。蝙蝠衫、腥红的嘴唇,夸张的塑料耳环也成为青年在迪厅中最流行的打扮。片中歌舞场面令人兴奋;深得年轻人喜爱。“蹦迪”从那时起步。迪斯科获得了主流的认可。1987年,中国引进了一部美国影片《霹雳舞》。当时的观众,立即被影片中这种不按人体正常规律旋转的舞姿深深吸引,随后在几乎每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你都可以看到一个个少年戴露指皮手套、身着蝙蝠衫,头裹绷布,脚踩高帮运动鞋,一遍遍模拟擦玻璃或者外星人行走动作的情景,片中人物“旋风”、“马达”俘获了更多...少年的心。而在中老年人群中,迪斯科也迅速火热……也许这是广场舞的前身?图为每天清晨,当欢快的迪斯科舞曲奏响之时,离退休老人在南苏州河河滨公园学跳老年迪斯科。

演员赵静个人资料,演员赵静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1987年,Motorola公司推出了一款像砖头一样大小的手机,学名叫800兆移动电话。民间管它叫“大哥大”。“大哥大”出现不久,传呼机作为它的兄弟,进入人们的生活。从数字升级到了汉显,它的普及率逐渐地提高。也有人叫它BP机。当时人们月收入从百元至几百元不等,但“大哥大”每台售价却要3万多元,加上入网费,每台价值4万多元,黑市价更高达5万元;通话费也十分昂贵,一般人买不起,更用不起“大哥大”这种奢侈品。而一部呼机加上入网费等也要花费2000多元,且买呼机还要托人。所以在当时,“手拿大哥大,腰别 BP机”——大凡街上有人是这副装扮,不用说,这要么就是刚发迹的“万元户”,要么就是有权势的大人物,让人又羡慕又敬畏、崇拜不已。“有事您呼我!”曾经是最时尚的告别语。

1985年,香港版的《射雕英雄传》风行内地,上下两册大开面的书你传我、我传你地看,电视剧播放时,因为当时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大家很早就拿着凳子抢位子,看不着的人叠人地伸长脖子站着看。连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嘴里都叨念着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黄蓉郭靖、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从此,神州都知道有个金庸大侠。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如今于正版《神雕侠侣》热播,陈妍希版小龙各种评论不断。我们心中,也许80年代最初突破心门的版本亦或是最接近想象的书中人物形象?。图为83版《射雕英雄传》剧照

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人通过海外亲戚将邓丽君的歌曲带进大陆、有人是通过偷听台湾广播、更多的人靠着那时的“砖头收录机”一再转录她的歌曲。邓丽君传遍大江南北,但在官方口径上,邓丽君却受到指责与攻击,“靡靡之音”、“黄色歌曲”之类的帽子,都扣到了她的头上。但邓丽君,歌声在大陆广泛传播时,她自己却浑然不知。北京乐评人王磊撰文说,从某种意义上说,邓丽君是内地原创流行音乐的启蒙者。20世纪80年代,“板砖”单卡收录机开始进入千家万户,磁带成为年轻人最喜欢的“时尚产品”,而先前被称为“黄色歌曲”的邓丽君,成为大众的最爱。无论是崔健还是唐朝,无论是成方圆还是张蔷,这些内地原创音乐的先行者,无不翻唱过邓丽君的作品。甚至可以说,邓丽君让内地听众知道了什么是流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