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巾帼宰相上官婉儿

作者:于赓哲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内容简介:

于赓哲教授在书中解析了新出土上官婉儿墓志全文,以极为有限的史料,借助发散式推理和点触式联想,再现唐代传奇女子上官婉儿浓墨重彩的一生。全书分为玉殒千载香犹在、被“诅咒”的家族、出入权力核心、与爱情无关、称量天下、山雨欲来风满楼与香消玉殒七章。介绍了上官婉儿墓的基本情况以及网友最关心的七个问题;回顾了上官婉儿姓氏及其家族历史;讲述了上官婉儿如何从寂寂无名的宫女,一步步升为高宗的才人,武则天的首席秘书,中宗的昭仪乃至“称量天下”的巾帼宰相;分析了上官婉儿的感情之路以及她为何在权力与欲望中渐行渐远,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全书通过小贴士的形式对相关背景知识做了介绍,附录中也收录了上官婉儿墓志全文、相关史料、以及上官婉儿年谱,方便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于赓哲,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自幼喜爱历史,报考大学时毅然选择历史专业,从此踏上了研究历史的漫漫长路。目前从事隋唐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孟子般的雄辩口才及其阳刚之气,饱含激情地为学生讲解中国古代史,擅长将历史与现实结合,严谨而不失幽默,轻松且不乏深刻,连续N年获得“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称号。已经出版历史普及读物《狄仁杰真相》,如福尔摩斯般通过有限的史料、发散式的推理和点触式联想,“复活”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和一个个生动丰满的历史人物。

书摘正文

自序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书是我的“百家讲坛”系列图书第二本(第一本是《狄仁杰真相》),《百家讲坛》播出时名为《发现上官婉儿》,这个名字很接地气,与近期的上官婉儿墓考古紧密相连,而内容实际上是以考古为切入点,重点谈唐代传奇女性、巾帼宰相上官婉儿的一生。所以,纸质书出版时采取了现名。电视讲座一共五讲,讲稿加起来不过四万余字,而纸质书文字增加到十多万,将许多电视上未能讲透的事情放在这里备述,以飨读者。

展开全文

电视讲座最大的遗憾就是录制时间乃在2013年12月中旬,而关键性史料上官婉儿墓志在2014年1月始公布,不过电视讲座中的缺憾恰巧可以在这本小书中得到弥补。墓志大大弥补了史书的不足,告诉了我们很多新的信息,例如上官婉儿的籍贯,她的婚姻,她与太平公主的关系,她对韦后和安乐公主的态度,她被降为婕妤的原因,等等。这些都和传世文献记载不一致,究竟是传世文献记载有误,还是墓志出于某种隐晦目的而虚美之?对此,本书做了一些分析,也请读者共同思考并指正。

上官婉儿墓志的出土可谓惊世,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从事隋唐史研究多年,以往接触历史都是去博物馆感受古人风采。但当2013年9月我来到考古现场时,第一次距离唐代名人埋骨地如此之近,第一次距离这样一位与武则天、唐中宗时期历史密不可分的传奇人物如此之近,心情也是十分激动。

上官婉儿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武则天至唐中宗时期的每一件大事在她的身上都有投射。尽管正史中她的传记只有不长的篇幅,但是单薄的文字无法掩饰她的光彩,她对那个时代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政治、制度、文学、宫廷、女性地位等诸多领域都受其泽被。她在史书中的负面形象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背了黑锅,其中充满着男权社会对女性从政者的偏见。她对唐代文坛的兴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更在武则天晚年参与军国大事决策。很多事件虽然史书中没有提到她的名字,但实际上都有她的默默参与。

上官婉儿不是完人,苦难的少年经历、对权力的渴望、匮乏的感情生活使得她有着不同凡人的特质,而与韦后、安乐公主的结党又使得她的名誉受损。但这是时代使然,是她所无法左右的。好也罢,坏也罢,您阅读她的历史,就是在阅读那个时间段的历史,而您评断这段历史,也就是在间接评断婉儿。

上官婉儿的感情生活是充满周折和扭曲的。权力与情欲的结合贯穿了她的一生。墓志告诉我们她曾是高宗才人,但是此时的高宗已经病入膏肓,所以她的才人之位不过是武则天超拔的结果罢了。她也曾有过感情的萌动,却被武则天无情地掐灭了。中宗即位立她为昭容,实际上也只是政治婚姻而已。婉儿大把的青春都消耗在案牍之间,她的情夫武三思、崔湜等人与她交往的目的是由情到权,而婉儿则是由权到情,她想以权力换取一个女人正常的感情生活。但是高处不胜寒,她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她不可能得到真情,她身边的男人都别有所图。从这个角度来说,婉儿真傻。终其一生,婉儿可能没有享受过哪怕一天的真实爱情生活。

武则天的超强气场和强势作为引发了李唐的强烈反弹,婉儿身为女人当政的象征,在武则天死后为这一切“埋单”。李隆基这个强敌的登场让她始料未及,这个敌手与婉儿一生遭遇的政治对手都不一样。他要结束的是女人当政,因此毫不在意婉儿与韦后和安乐公主分裂的证据,他要用婉儿的鲜血涂掉女人当政的痕迹。从这个角度来说,婉儿是不折不扣的时代牺牲品,她的一切自我救赎早已在冥冥中注定是无效的。

婉儿塑造了时代,时代也塑造了婉儿。没有婉儿的历史是失色的历史,她的一生就是一部绚烂而又让人扼腕叹息的史卷,请大家走进这部史卷,去体会婉儿的一生吧。

于赓哲

2014年元月7日于长安光盐斋

第一章玉殒千载香犹在

古墓疑云

2013年6月,在陕西省西安市距咸阳国际机场不远的一处建筑工地上,随着洛阳铲一起一落,一座古墓出现在考古工作者面前。不过,这并没有令考古工作者感到特别意外,因为这一带本来就是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长安附近的重要墓葬区,所以发现一座古墓也就不足为奇了。

依照考古勘探的流程,8月3日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这座古墓进行了发掘。在清理墓道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方完整的青石质地的墓志,拂去上面的土,只见墓志盖上赫然刻着九个大字——“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大家心里一惊:唐朝三百年间,被封为昭容又姓上官的女人就只有一位——上官婉儿,难道这是她的墓吗?

上官婉儿何许人也?她是一位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唐代女性,她是武则天最信赖的助手和唐中宗的妃子,更是一位从武则天到李隆基时代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她有着曲折复杂的身世,又有着超高的才华,她内心涌动着对命运的不服。她一度成功,却因为这个成功将自己带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看完墓志志文,考古工作者确认了自己的判断——这座古墓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巾帼宰相”上官婉儿的墓。这位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刀光剑影的大唐奇女子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消息传出,引发了轰动。我本人也是非常激动,这一刻,我不是一个历史学教授,而是一个历史迷,特别是当我站在考古现场时,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仿佛又出现在我的眼前,让人欲罢不能。

在我们回到上官婉儿的时代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这座墓的基本情况。

这座墓是一座斜坡墓道多天井和小龛的单室砖券墓,坐北朝南,由墓道、五个天井、五个过洞、四个壁龛、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组成,水平全长36.5米,深10.1米。

墓道长度大约30米,墓室最深处距离地面大约9米。确定墓主人身份最重要的墓志就放在距离墓室很近的甬道内。

墓志全文在本书附录中,有兴趣的读者可“移步”。墓志文字多有玄妙,本书将结合婉儿生平在各讲之中加以综合论述。先解释一个小疑问:志盖上写着“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志文开头却是“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一个昭容,一个婕妤,前者高于后者,怎么回事?上官婉儿死时身份是婕妤(她原本是昭容,因故降为婕妤,详见后文),死于景云元年(710年)六月,唐政府在当年八月追封其为昭容,并安葬。估计是墓志刻于追封前,追封的诏敕下来后,来不及修改正文,于是在志盖上做个补救,写上了“昭容”。

墓志两边的墙壁有壁画,但是已经无法辨认出图案了。墙壁上有很明显的白灰,应该就是壁画的底色,有的地方还能依稀看到墨笔的痕迹。为什么破坏成这样?这是因为此处以前是农田,千百年来用水浇地,水顺着土壤的孔洞慢慢渗下去,最后就把壁画给泡坏了。

按照唐墓的一般规律,像上官婉儿这样的妃嫔,墓中壁画应该是宫中生活的再现,会有大量宫女、宦官的形象,比如永泰公主墓里面就有这样的场景。但事已至此,上官婉儿墓壁画留给我们的就只有想象了。

这座墓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五个天井,就是下页图中一个个长方形的洞,沿着墓道一字排开。天井是做什么用的?这个学界还有争论。有一种说法是视死如生。不是视死如归啊。视死如生的意思是将死后的生活看作生前生活的延续,所以墓主人生前的衣食住行是什么样的,在其墓葬里都要有所体现。比如建筑物太大了,放不进去,那就做个模型,总之是使墓内模仿死者生前的环境。咱们常说达官贵人的家是“深宅大院”——院落一层又一层,门是一道又一道,可不能让你一进门就看见主人蹲在那里就着大蒜吃炸酱面。所以有人说墓葬里的一道天井就象征着一进院落,上官婉儿墓有五道天井就有象征着五进院落。可也有人说这不对啊,比如有的太子墓有七个天井,可太子生前居住的东宫也没有七个院子啊。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施工的需求。墓道越长,越往里打,运土就越不方便,所以干脆打个竖井,这样就可以往上运土,所以墓道越长,天井越多。

也有人说,这是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假如只从墓道最外端施工的话,就只有一个工作面,进度慢。如果在墓道预定的方向上打几个竖井,那么每个竖井就是一个工作面,打到底下再横着挖,连到一起墓道就成了。这样做还有个好处,有利于墓道内通风。现代隧道施工中仍有这个做法,我个人也比较倾向于最后这种说法。

墓葬级别越高,墓道就越长,所以天井数量就越多,久而久之,天井数量的多少就成了身份的象征。比如懿德太子墓、“让皇帝”陵都是七个天井,永泰公主墓有六个天井,高力士墓有四个天井。对上官婉儿来说,五个天井符合她正二品昭容的身份。

墓里还有壁龛,里面放着陶俑。低等级的墓葬一般没有壁龛,这座墓有,说明上官婉儿墓的等级不低。下面这张图就是墓内壁龛里出土的陶俑,可以看到骑在马上的人是仕女的形象。

不过,这座墓又有一些蹊跷的地方。

1.墓室曾遭大规模刻意破坏。

考古工作者发现,上官婉儿墓的墓室内曾经遭到大规模破坏,甚至连棺床的砖都被掀起来了。什么叫棺床呢?棺床就是放置棺椁的平台,有的是石头质地的,有的是砖头堆砌的。这座墓的棺床是砖砌的,但是砖块都被掀起来了,撂得满地都是。这是有意的破坏,绝不是时间久了自然毁坏的结果,如果自然毁坏的话砖头会塌在一起。

2.无棺椁痕迹。

墓内虽然有遗骨痕迹,但这遗骨已经是碎骨块了,而且墓内也没有棺椁。椁就是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可以是木头的,也可以是石头的,石头的级别更高。就目前陕西境内出土的唐代石椁来看,墓主人一般都是皇亲国戚,或者是三品以上大员。像上官婉儿这样级别的妃嫔,在正常情况下是有资格享受石椁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唐玄宗之前,唐朝曾经出现过滥用石椁的现象,所以直到开元年间(713—741年)才专门颁布法令说:“诸葬,不得以石为棺椁及石室。”(《通典》卷八十五)意思是提倡薄葬,不要滥用石椁。而上官婉儿是在法令颁布之前去世的,那时贵族用石椁的现象应该比较多,因此上官婉儿应该能用石椁。即便不用石椁,木质的棺椁烂掉了也会留下木头渣,但是这座墓里没有。可见上官婉儿是被人用一种极其简陋的方式下葬的,比如把她的尸身用席子或者白布一裹就放进去了,所以墓里没有留下棺椁痕迹。

七大疑问

随着上官婉儿的墓葬重见天日,很多人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连串的问号,我在网上跟大家交流的过程当中,总结出七个具有代表性的疑问猜想,咱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1.怎么确定这就是上官婉儿的墓葬?

这个主要是依靠墓志。墓志已经出土,里面清清楚楚地写着是上官婉儿的墓,因此可以认定。

墓志是秦汉开始逐步出现的,但并不是很流行,所以从先秦到东汉的墓葬主要靠印章、器物铭文什么的来鉴定墓主身份。魏晋南北朝以来墓志逐步普及,到了隋唐时期稍微有点财力和地位的人都会有一方墓志,所以此时鉴定墓主人身份主要靠墓志。有的朋友马上就会问:难道不能造假吗?比如唐人给上官婉儿造个疑冢、假墓,放一方墓志迷惑人。这位朋友估计是想到了曹操。《三国演义》里都说了嘛,曹操搞了“七十二疑冢”。其实那只不过是个传说,是宋代以后才有的,经过《三国演义》一放大就成著名事件了。那历史上有没有疑冢呢?你别说,还真有。目前可见的有关疑冢的最早史料,正是出现于唐代。唐玄宗时期有对兄弟名叫张瑝、张琇,他们的父亲是个官员,被一个叫杨万顷的官员陷害致死。两人长大成人后立志报仇,在洛阳刺杀了仇人,被官府逮捕,后来被处以死刑。民众都说为父报仇的这两个孩子,是大孝子啊,很同情,于是捐资安葬了他们,但又担心仇人杨万顷的家人来毁墓,所以一口气修了好几座假墓,成为中国最早的疑冢传说。

那么上官婉儿的墓会不会是一座疑冢呢?应该不会。因为没有人有这样做的动机。设置疑冢是为了防备仇人寻仇,上官婉儿的仇人是谁?主要就是李隆基他们嘛,但她已经死于他们联手发动的唐隆政变,也就没必要再找她寻仇了,而且没有资料表明上官婉儿还有其他的仇人。再一个,上官婉儿婴儿时大部分家人都被诛杀了,她又终身未育,也没家人替她张罗这个事啊,因此疑冢可能性极低。

2.她真的死于政变吗?

提这个问题的网友估计是因为看到李隆基后来下令给上官婉儿编纂文集,所以觉得他还是喜欢、敬佩上官氏,所以怀疑上官婉儿会不会被李隆基藏匿起来了,墓中的只是个替死鬼。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中国历史上但凡死于非命的名人,民间往往会有一种说法,说他没有死,而是藏起来了,逃到外地去了,甚至出家了,出国了。比如徐敬业,脑袋都被武则天的官军找到了,但是民间就说他跑了,出家了。还有杨贵妃,正史都说她死在马嵬坡,民间偏偏就传言说她没有死,连日本人都来凑热闹,说她跑到日本去了。明朝建文帝,应该是死于城破之后的大火之中,只是由于找不到尸首,民间就传闻他没有死,跑了,出家为僧了,还有种说法是他跑到海外了,郑和下西洋有个任务就是寻找他。李自成,清朝官方说他死于九宫山,但是民间说他跑了,出家为僧了。大家的心情可以理解,可能是觉得名人就这么死了,有点可惜,替他们抱屈呢!

那些传言咱们不予置评,具体到上官婉儿的事情上来说,先不说李隆基在政治上有没有必要保住上官婉儿的性命,就从技术角度也不可能。上官婉儿是李隆基的部下带来的,李隆基杀她是当着部下们的面,在这么多人眼皮子底下你说他怎么使障眼法?总不能学魔术师大变活人吧。另外,上官氏的那本文集,现在看来更可能是太平公主在世期间促使政府修撰的,而非李隆基所为。

3.墓葬为何遭到毁坏?

一般来讲,墓葬内被毁坏往往是盗墓贼造成的:盗墓贼进入墓室时要打洞;还会乱翻动东西;更有甚者,为了照明就会在墓内点燃火把,导致墓内失火。而且盗墓贼留下的盗洞会导致新鲜空气和雨水进入墓内,对墓葬又是一种破坏。不过,根据考古部门的官方消息,上官婉儿墓没有发现盗洞,那就说明破坏不是盗墓贼所为。说实话,盗墓贼也没那么无聊,他们的目标就是金银财宝,掀人家棺床砖头干吗?没必要嘛。

所以我倾向于考古部门的判断,即这种毁坏是官方行为。换句话说是李隆基的人干的。

4.如何解释造墓又毁墓的矛盾行为?

有网友马上质疑了:如果是官方毁墓,那你之前费那么大的劲造个五个天井的墓葬干什么?你不造不就行了吗?这不自相矛盾吗?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我认为这个墓是上官婉儿生前给自己造好的。

首先,咱们中国人自古就有生前预备身后事的习俗。一直到近现代,特别是在农村,老人到了一定岁数就要给自己准备老衣,打口棺材,还一遍遍刷漆。有的人甚至生前就开始给自己选址造墓。唐代也不例外啊,先不说很多皇帝登基之后就开始给自己营建陵墓,就是普通百姓也有这样做的。比如大才子卢照邻,生前就给自己造好了坟墓,时不时还躺到坟墓里体会一把死后的感觉。还有司空图,不仅自造坟墓,还在墓室里摆酒设宴款待宾朋,大家都嫌硌硬,司空图却还嘲笑人家,说你们怎么如此不豁达呢,生死有何区别?所以上官婉儿生前就给自己造好了墓也不奇怪。

还有个证据,就是墓葬选址的风水。上官婉儿的墓葬位于唐代长安以北的咸阳洪渎原上,这里在当时算是一块风水宝地,很多隋唐名人埋葬在渭水北岸,这里是汉唐高等级墓葬聚集的地方。比如隋文帝之女兰陵公主、武则天之母杨氏、太平公主之女万泉县主薛氏、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太子少傅窦希瑊等等。尤其请您注意,太平公主女儿万泉县主的墓葬就在上官婉儿墓附近,万泉县主是景云元年十一月下葬的,那时太平公主还健在。白发人送黑发人,如果这里不是风水宝地,她怎么会让自己的女儿葬在这里?一般来讲,唐朝政治上的罪人在长安城南埋葬者居多,比如太宗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太宗的儿子魏王李泰、阎立本的侄子阎庄等等。上官婉儿以罪人身份还能埋到这片风水宝地里来,说明这个墓葬极有可能是她生前为自己建好的。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估计是出于同情,网开一面,尤其是太平公主,由于婉儿曾和自己合作,故十分同情,才准许她下葬到自己生前建好的墓中。

这个观点我曾在网上表达过,有网友质疑说:“上官婉儿死的时候只有四十七岁,她至于在这个年龄考虑后事吗?现在有谁四十多岁就预备后事啊?”问题在于上官婉儿不是现代人啊,有学者专门根据传世文献和墓志进行过统计,唐人的平均寿命也就五十多岁。唐代诗人杜甫就感叹过“人生七十古来稀”,就是说那个年代活到七十岁的人是很罕见的。不说唐朝的百姓,唐代皇帝里短命的都一大把呢,唐太宗也不过五十岁嘛,那么一个四十多岁的唐人考虑后事也是顺理成章的。

那么,前面网友提到的矛盾就可以这样解释:墓是上官婉儿自己修建的,所以在规格上符合其身份地位;婉儿下葬时是罪人之身,因此草草埋葬,连棺椁也没有,有一方墓志已经实属开恩。墓内除了壁龛里零星的陪葬俑之外,什么金银财宝也没有,那是因为罪人不配享有这些。墓内的毁坏应该是官方授意,意思是虽然让你下葬此处,但是把你的墓室进行毁坏,以示政治上的否定。

我甚至还有这样一种设想:这个毁墓行为是不是还有巫术的意味呢?上官氏是横死之人,在她的墓内施加法术,破坏墓室,可以压制住她的鬼魂,让她不至于作祟。要知道古人相信坟墓有神秘色彩,和鬼神、风水相连,因此对仇敌的墓或者其先祖的墓进行毁坏也是一种压制对方的手段。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没有实据。

无独有偶,近年河北曲阳田庄古墓里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据推测,田庄古墓墓葬年代大约是五代,距离婉儿下葬的时间并不算很遥远。墓葬规模非常宏大,墓室面积超过了一般活人居住的宅院,而且有众多的耳室,规格很高。

这座墓里有一具残缺不全的尸骨,而且墓室内也发现被人故意捣毁的痕迹。学者推测,这座豪华墓葬的主人可能是五代时期本地的军阀王都,此人与后唐军队作战,兵败而死。很显然,这座墓葬就是他生前给自己修的,所以极尽奢华之能事。学者推测,他死后应该是被后唐军队放到墓中的,墓室的大规模破坏应该也是后唐军队所为,这跟婉儿墓葬的情况如出一辙。

还有学者推测,上官婉儿墓的破坏是安史之乱或者唐末动乱时叛军所为。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合理,因为叛军将唐政府视为仇敌,上官婉儿又是被唐政府处死的,叛军干吗要拿她出气?没有理由,没有动机啊。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安葬是太平公主主持的,因为她对婉儿充满同情,并且在政变前已有合流的迹象,所以以礼安葬。但是后来她和李隆基斗争失败,自身不保,李隆基得势后对上官婉儿墓追加毁坏。但是这样的话也有几个疑问:第一,假如追加毁坏,为何墓志完整保留在原地并且位置端正?为何壁龛内的陶俑能够保留下来?第二,追加毁坏为何不进行宣传并褫夺上官婉儿的各种称号?根据史料记载,太平公主失败后其夫武攸暨墓葬被毁,政府当时大张旗鼓地做了宣传,为何史籍中没有留下追毁上官婉儿墓的相关消息?截至本书截稿,考古部门只公布了墓志,尚未公布考古报告,所以这一切还有待考古部门公布进一步的消息,尤其是这个墓有无二次打开墓道的痕迹。

5.为何不陪葬中宗?

有人对上官婉儿独自埋葬在洪渎原还是有疑问:她不是唐中宗的妃嫔吗,为何不和中宗埋到一起去?不错,唐代皇帝陵周围常有陪葬墓,其中不少是妃嫔墓。但这个现象也有个变化过程,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陪葬墓较多,后面的帝陵陪葬墓就不断减少,有的甚至只有一两座陪葬墓,更何况不是所有的妃嫔都陪葬的,单独造墓的实际占多数。

唐中宗去世比上官婉儿早,他的陵寝叫定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宫里乡狮子窝村以北的凤凰山,是一座因山为陵的墓葬。唐中宗的定陵,目前发现的陪葬墓有十五座,但都是皇子、公主、驸马(甚至包括李重俊,李重俊之死被唐人看作冤案,对于他的死,上官婉儿是要负一定责任的。这个事儿咱们后面会讲到)的墓,并无妃嫔陪葬墓。上官婉儿就更不可能了。她是被视为韦后一党的,而韦后和安乐公主是杀死唐中宗的直接凶手,与她们一党的上官婉儿怎么可能会被放到定陵去呢?这不是让两口子“吵架”嘛?

6.有可能复原上官婉儿相貌吗?

墓内的确发现了遗骨,但是已经是残骨块,不如巴掌大,具体部位还有待鉴定。按照考古的科学程序来说,墓内发现的骸骨如果不是完整的骨架,就要先鉴定是不是人骨,如果是人骨再鉴定年龄、性别等等。要是骨块朽坏太厉害,可能就会丧失研究条件。

复原古人相貌靠的是3D颅面复原技术,实现的基础是先要有一个颅骨,越完整越好。这个条件上官婉儿墓不具备啊,所以复原其相貌的任务看来是无望完成了。

不过,倒真有一位唐代公主的相貌被复原了。200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某大学基建工地上,发掘了一处大型墓葬群,其中就有唐代公主李倕墓。李倕字淑娴,是唐高祖李渊第五代后人,卒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时年二十五岁。她的颅骨除了下颌骨缺损外,基本是完整的,所以专家对她的面部进行了复原。

有朋友马上说,既然有骨头,能不能在里面提取出DNA,回头咱克隆一个上官婉儿。要我说,这个想法够科幻的。据我所知,现在就全球范围内而言,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法律允许进行克隆人的活动,这是一个伦理上的问题。咱先不说从上官婉儿那个残骨里面有无可能提取出DNA来,只从法律的层面上来说,就不可能啊。另外,我也不大赞成克隆古人,你能想象满大街走的都是秦始皇、武则天、朱元璋吗?太恐怖了。

还有朋友问,上官婉儿墓里发现的骨块会不会是动物骨骼呢?因为古人经常在墓葬里陪葬一些食物,比如说猪、羊什么的。在考古部门没有公布最终鉴定结果之前,只能说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我认为可能性极低,为什么呢?上官婉儿是罪人之身,你看除了壁龛里那点少得可怜的陶俑之外,墓室里空空如也,什么随葬品也没有,所以专门给她放一头猪或者一头羊的可能性就极低。更何况,放置这些肉需要器皿,以往发现的古墓中动物骨骼都在容器里,比如漆器、铜器、陶器等,没有直接扔在地上的。但是这座墓里没发现任何器皿,可见那块残骨应该是人骨。

7.墓内有机关吗?

每逢说到古墓,大家总好奇有没有什么机关啊,尤其是盗墓小说盛行之后,大家都对墓内的机关很有兴趣,想象着古墓尤其是名人墓葬里都有陷阱或者伏弩之类的杀人机关,用来防盗墓贼。据我所知,这一切都是传说。你想想,即便真的有伏弩之类的机关,几百年,几千年过去了,它们的零部件也该锈坏了,箭也射不出来了。而且到目前为止,正规的考古工作中还没有发现过所谓的暗器机关。要说完全没有机关也不准确,有些墓的确有防盗措施。比如明朝万历皇帝定陵里发现过自来石,石门关闭以后,从外面无法再打开。当然这也仅仅是从理论上来说的,因为定陵发掘的时候考古工作者从门缝里伸进工具,很顺利地就把门打开了。

在古代,达官贵人的墓葬防盗,主要靠超大体积的封土——封土越大盗墓贼工作量就越大,就越不容易被盗。另外还有其他的防盗措施,比如河南上蔡郭庄楚墓,为了防盗,设计得可谓绞尽脑汁:墓内有11米厚的黄沙,总量在3000立方米以上,这种防盗办法其他地方的考古工作中也见过,叫作流沙墓。沙子流动性强,盗墓贼打盗洞,打到沙子时,挖走一铲子,又会流下一铲子,你看你啥时候能把这11米厚的沙子挖完。这还不够,这些沙子里还掺杂有大大小小成千上万块的边角特别锋利的石头,随着沙子流动,它们会掉下来伤害盗墓贼。

郭庄楚墓的墓室设计也很独特,在真正的墓室上面还修了一层假墓室。这跟那个疑冢不是一回事,疑冢是在真墓之外其他地方建的一个假墓,它是在真墓室上方建一层假墓室,里面也有棺椁,还有些破破烂烂的随葬品,好给盗墓贼造成这座墓已经遭过盗掘的假象,指盼盗墓贼就此灰心放弃。这也算是个机关吧。

要说防盗机关的话,上蔡郭庄楚墓算是一个极致了,那么上官婉儿墓呢?就目前情况来看,里面没有任何机关。说实话,就是有盗墓贼,我估计他也会非常非常失望,因为里面就没有任何金银财宝嘛。

最后还要说点题外话。有的网友说:你们考古工作不就是整天挖古人的坟嘛,不觉得无聊吗?甚至有人说考古就是合法的盗墓。

我的专业不是考古,我只能说在此替考古界的朋友们回答一下。

首先,考古学是研究如何寻找和获取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以及如何依据这些遗存来研究人类历史的一门学科。因此它所挖掘的不仅包括古墓,也包括其他遗址,比如城镇、村落、市场等等。只是由于古墓特别吸引眼球,所以新闻媒体爱报道有关古墓挖掘的新闻,给大家造成一个错觉就是考古工作者天天在挖墓。

其次,墓葬最能反映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所以古墓是了解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世界各国的考古都非常重视墓葬的研究。我们今天对传统文化有如此的了解,考古工作功不可没。盗墓贼奔的是财宝,对墓葬是破坏。考古工作其实根本不在意财宝,更重视墓葬的整体状况,比如遗址的地层、墓葬的结构、随葬品的摆放顺序等等,是一种整体化的研究。

再次,现在我国考古工作者已经放弃了主动开挖古墓。一般是在两种情况下进行抢救性挖掘:第一,在基建开始前要进行考古勘查,查明地下是否有墓葬和文物。如果有,就要进行抢救性挖掘,否则墓葬将毁于挖掘机之下,古墓得不到保存,里面的文化信息也会彻底丧失。第二,对被盗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盗墓历史源远流长,已经说不清是何时出现的了,至少在先秦时期就有了。现在仍有些不法分子干这个勾当,他们盗墓往往不管不顾,直奔随葬财宝,对墓室是个破坏不说,他们留下的盗洞对墓葬也是一个极大的隐患,尤其是新鲜空气和雨水进入的话,墓葬里的有机物、壁画等就被破坏殆尽了,所以要进行抢救性发掘,否则古墓就白白损失掉了。

上官婉儿墓的发掘引发了大家极大的关注,从下一章开始,我们来看看这位巾帼宰相传奇的一生,解释围绕她的历史谜团。

第一章小贴士:

昭容:女官名。南朝宋置,位近九卿。《宋书后妃传序》:“又置昭仪、昭容、昭华,以代修华、修仪、修容……昭仪,汉元帝所制。昭容,(宋)世祖所制。昭华,魏明帝所制。”唐代昭容为九嫔之一,正二品。见《新唐书百官二内官》注。

砖券墓:古代墓葬构造形式之一。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及以后各代。典型砖券墓的建造,基本上是先由地面向下掘一竖坑,在竖坑底部横开一穴,再在此横穴中以砖砌成墓室,置棺其中。有些砖券墓筑有斜坡墓道,也有的砖室即筑于竖穴之底部,不再开横穴,由于使用砖块砌法的不同,砖室墓可以发展成相当复杂的形式。古代墓葬的构造形式有两种,一种用大型空心砖砌成,一种用小型的长方形砖砌成,一般由墓门、甬道、墓室等部分组成。

上官婉儿墓志外观:志盖盝顶,高75厘米,广73厘米,厚12.5厘米。顶面正中阴刻篆书“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三行,行三字,顶面四周和四侧减地线刻牡丹纹带。四刹在整体联珠纹框内各减地线刻瑞兽一对,以牡丹花结为中心相对腾跃,形象特征统一为体表有斑纹,扫帚尾。上刹面瑞兽形似虎,脑后至项上长鬣飘拂;下刹面瑞兽与上刹面瑞兽基本相同,唯头顶生一对细长角;左刹面瑞兽形似马,头顶生角,脑后至项上长鬣飘拂,肩部附有绶带形小翼;右刹面瑞兽形似鹿,头顶弯角分叉,无鬣,肩部附有绶带形小翼。志石高、广皆74厘米,厚15.5厘米。划细线棋格,阴刻正书32行,满行33字,共计982字。四侧在整体联珠纹框内减地线刻十二生肖,衬以缠枝忍冬。生肖皆为动物形象,生动写实。志盖四刹和志石四侧的线刻图案造型优美、錾刻精细,在唐代墓志线刻装饰图案中属难得的上乘之作。

天井:天井是宅院中房子和房子或房子和围墙所围成的露天空地,分为三种:四面有房屋,三面有房屋另一面有围墙,两面有房屋另两面有围墙。在对古代高级墓葬的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人员在大部分的墓葬中都清理出了多少不一的类似于房屋中的天井之类的结构,因其极为相似,便以“天井”名之。在墓葬中,天井指的是位于墓道顶部呈方形或长方形的土洞,天井使地面与墓道底部上下相通。天井一般主要出现在长斜坡墓道式的墓葬中,一般位于墓道的上方,数量不一。

徐敬业(?—684):即李敬业,唐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北)人。李勣孙。袭祖爵英国公。历任太仆少卿、眉州刺史。嗣圣元年(684年)坐事贬柳州司马,与唐之奇、杜求仁、骆宾王、魏思温等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临朝,求得貌似章怀太子者奉以为主,自称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有众十余万人,分兵淮阴、润州等地。后为武后所派大将李孝逸击败,逃至海陵(今江苏泰州)界,被部下杀死。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他均坚辞不受,最后接受了宰相柳璨的要求为官,却故意装作衰老的样子,在朝堂上失手坠落笏板,得以放还本乡中条山。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的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渭水北岸唐朝帝王陵墓区:皇陵一般都位于京师附近,如西周、秦、汉、隋、唐均以长安为京师,故此这五个朝代的皇陵大多集中于长安附近。唐朝帝王陵墓区,分布于关中盆地北部,陕西渭水北岸之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一带山地,东西绵延三百余里。多数唐陵的特点是“依山为陵”,开“山陵”之先河。关中十八座唐陵中,仅献陵、庄陵、端陵位于平原,余均利用天然山丘,建筑在山岭顶峰之下,居高临下,形成“南面为立,北面为朝”之势。

唐中宗(656—710):即李显,唐朝皇帝,唐高宗第七子。683—684年及705—710年在位。高宗死,即位,武则天临朝称制。次年,被废为庐陵王。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等率羽林军入宫,迫武则天退位,中宗复辟。在位期间,宠任韦后及安乐公主,政事腐败,生活淫靡。后为韦后毒死。

韦后(?—710):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中宗皇后。神龙元年中宗复位后,她勾结武三思,重用宗楚客及从兄韦温等。纵容女儿安乐公主纳贿卖官,“斜封官”达数千人,并大肆建造佛寺、第宅。神龙三年(707年),杀太子重俊。景龙四年(710年),毒死中宗,立重茂为帝(少帝),得以临朝称制,谋效武后所为。旋在相王旦子李隆基(玄宗)与太平公主发动的政变中被杀。

第二章被“诅咒”的家族

唐麟德元年(664年),上官婉儿诞生了,她的母亲郑氏有点失望。想当初自己怀孕的时候,曾经梦见一个神人手持大秤说:“你怀的这个孩子将来要称量天下。”多么令人高兴的梦兆啊!这也许意味着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将来是个风云人物呢。现在孩子生下来了,竟然是一个女孩!在这个男权社会里,一个女孩怎么可能称量天下呢?郑氏逗弄着这个孩子,问道:“孩子呀,神人说能称量天下的人,难道就是你吗?”没想到小婉儿嘴里咿咿呀呀的,那个声音听起来就好像是在回答母亲说“是”。一时之间,此事传为奇谈。

这个传闻可信不可信呢?这件事最早见于上官婉儿死后官方给她编纂的《唐昭容上官氏文集》的序言当中,此时上官婉儿已经是罪人了,官方没有必要刻意美化她,也就是说极有可能在上官婉儿在世期间就已经有了这个传闻。至于这场梦是真的存在,还是上官婉儿得势之后有好事者故意编造,就不得而知了。但是不管怎么样,用“称量天下”这个词来形容上官婉儿是非常合适的,换句话说这个所谓的预言实现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咱们放到后面再说,先来了解一下上官婉儿的家族历史。

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上官家族的出身原本是很显赫的,上官这个姓氏出自芈姓,其得来与楚怀王之子公子子兰密切相关,此人官拜上官邑大夫,从此其后代以上官为姓氏。说到这个子兰,那在历史上也是鼎鼎有名的人物,只是这个名是臭名。根据《史记??·????屈原列传》的记载,当时秦昭王打着与楚国商议通婚的旗号,邀请楚怀王赴会。此前楚国曾两次遭到秦国欺骗,所以对这次邀请屈原十分警惕,他对楚怀王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向楚怀王建议不要与会。但是子兰在此之前已经接受了秦国的巨额贿赂,所以劝楚怀王说:“奈何绝秦欢?”您为什么要拒绝跟秦国结好呢?最后怀王听从子兰的建议,入武关赴会,结果遭到秦国的扣押,秦国借此机会胁迫怀王割地。糊涂了一辈子的楚怀王这回总算血性了一把,他勃然大怒,坚决不肯屈服,趁着秦人松懈,一度成功出逃,来到了赵国。但是赵国担心得罪秦国,不敢收留他。楚怀王实在没办法,只得重新返回秦国,最终死在那里,尸身归葬楚国。他的长子即位,后世称为楚顷襄王。

秦国背信弃义的无耻举动激怒了楚人,所有人都认为子兰难辞其咎,屈原更是对其大加指责。子兰一怒之下在楚顷襄王面前屡次排挤、诬陷屈原,导致屈原进一步被流放,最终投江自杀,留得万古清名。而这个子兰留下的自然就是千古骂名。

上官婉儿家族的历史悠久,而且始终与政治密不可分,不过政治给这个家族带来了太多灾难,尤其是上官婉儿前面几代人的命运,简直可以用黑色来形容。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一看:

1.先祖作乱被杀。

汉朝建立以后,统治者迁徙全国各地的大姓充实关中,上官氏整族搬迁到今天甘肃上邽,所以后来很多姓上官的人自称是陇西上邽人。出土的上官婉儿墓志里也称上官婉儿是陇西上邽人,与正史中其为陕郡出身的记载不一样,可能是以远祖郡望为准。

到了汉武帝、汉昭帝时期,上官家出了一个大人物——上官桀。他原本受汉武帝遗诏委托,协助将军霍光、金日磾辅佐年幼的汉昭帝,而且他的孙女还是汉昭帝的皇后。但是上官桀和霍光有矛盾,于是上官桀和燕王旦、鄂邑长公主、桑弘羊等人相互勾结,欲发动政变铲除霍光,然后辅佐燕王旦上台。

他们准备设置圈套,让鄂邑长公主亲自出面宴请霍光,在席间乘其不备将他杀死,然后废昭帝,迎立燕王旦为帝。不料这一阴谋被鄂邑长公主的一名舍人发觉,这名舍人通过其父向大司农杨敞告密。杨敞觉得事关重大,不敢出面告发,就以自己有病为名,将此事透露给谏大夫杜延年,杜延年立即向霍光告发。霍光先下手为强,燕王旦、鄂邑长公主被迫自杀,上官桀和他的儿子上官安、丁外人,以及年已七十四岁的桑弘羊和他的儿子桑迁悉数被杀。上官皇后因为年幼,并且对此阴谋一无所知,所以保住了皇后的位子。

2.四代不得善终。

要是只有上官桀、上官安这两个人被杀,还不足以说明这个家族命途多舛——一个大家族在几百年历史间被杀几个人不是很正常吗?但是了解了上官婉儿之前的三代人的命运,你就会知道,其家族的命运真是“黑色”的。

上官家族后来又屡经搬迁,最后定居陕郡,也就是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所以史书中说上官婉儿是陕郡人。

上官婉儿曾祖名叫上官弘,在隋炀帝时担任江都总监。隋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天下大乱,隋炀帝心灰意冷,采取了鸵鸟政策,不许人向他报告外界的混乱局势,而且想放弃已经陷入动乱的北方地区。早年他曾经以晋王身份主持伐陈,统一了南方,在此过程中江都(今扬州)等地美丽的风光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心灰意冷的时候,隋炀帝想起了江都,于是率领百官、后宫、禁军前往那里,并且打算再也不走了,结果引起了禁军的不满。

这支禁军名号“骁果”,以关中人为主。关中人自古安土重迁,家乡情结很重。禁军士兵们原本以为这次和以往一样,是一次普通的巡游,却没料到隋炀帝这次一住下来就没有走的意思。加上粮食短缺,士兵们十分不满,司马德戡、裴虔通等人带领士兵们作乱,拥戴宇文化及为头领,杀死隋炀帝。然后宇文化及率领着禁军,押送着皇后、百官离开了江都。江都总监上官弘不知道什么原因滞留在此处,结果被当时负责迁葬隋炀帝尸骨的右御卫将军陈稜所杀。

上官弘为何被陈稜所杀,不清楚,史料没有详细记载。我有个猜想,或许上官弘与隋炀帝之死有关。因为史书说上官弘任职总监,也许是禁苑总监,也许是江都宫的总监,虽然他是什么总监没有说,但总监这个职务在隋代一般都是与宫廷密切相关的,所以也许上官弘与宇文化及之乱有关,而陈稜是在为隋炀帝报仇。但这个事只能做推测,没有史料方面的真凭实据。

当时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弘的儿子上官仪尚年幼,父亲死于非命,这个孩子就躲起来了,生活得十分落魄。后来为了活命,上官仪曾私度为沙门,也就是私自当了和尚。为什么说私自呢?因为隋唐时期官府为了控制人口,禁止人们擅自出家,出家的话需要政府颁给度牒,这个东西就相当于国家发给僧尼道士的专用身份证。上官仪没有这个,所以就叫作私度。

隋唐时期佛寺是重要的学习场所,很多高僧大德都是大学问家,所以上官仪在佛寺里如饥似渴地学习。他不仅精通了佛典,还广泛涉猎文史,写得一手好文章。他在这里如鱼得水。后来洛州都督杨仁恭发现并且举荐了他。

杨仁恭发现上官仪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给予他特别的礼遇,还推荐他参加科举考试,结果上官仪高中进士。唐太宗听说了上官仪,很欣赏他的才华,授予他弘文馆直学士的职衔,上官仪从此有了飞黄腾达的仕途。

太宗时期的上官仪虽然算不上是统治集团的核心成员,但也是顺风顺水。太宗经常和他唱和诗歌,每有宴会也不忘邀请他。到了高宗时期,上官仪更是不得了,官拜宰相不说,而且还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上官仪擅长五言诗,诗句婉约华丽,一时之间效仿者众多,号称“上官体”。

上官仪这个人长得很有气场。有一次上朝,上官仪沿河堤骑着马缓缓而行,望着一轮明月(古代上朝都是天不亮的时候)咏诗一首(《大唐新语》卷八):

脉脉大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云秋。

群臣放眼望去,只见在月光的衬托下,上官仪宛如神仙一般飘逸潇洒,一时之间传为佳话。

上官仪还写得一手好书法,《法书要录》卷八记载说:“(虞世南)族子纂,书有叔父体则,而风骨不继。杨师道、上官仪、刘伯庄并立,师法虞公,过于纂矣。”在唐代,官员选拔的标准是“身言书判”:身,看你身材和相貌,太猥琐的人在唐代是没法当官的;言,看你口才言辞;判,看你断事能力;书,看你书法,写狗爬字的人当不了官,所以唐代官员字都不会差,何况上官仪又是个中翘楚。

但是上官仪并没有摆脱“黑色”的命运,很快麻烦就来了。这个麻烦来自武则天。

刚开始,武则天费尽心机想当皇后,而唐高宗为了摆脱他父亲留下来的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代表的重臣集团的控制,也执意要立武则天为后。如愿以偿之后,唐高宗发现武则天真不是一个善茬儿,她对权力的欲望大大超出唐高宗的预料。加上唐高宗身体不好,武则天借着帮助唐高宗处理政务的机会一步步开始掌权。唐高宗发现自己的权力遭到侵夺,十分不满,但是武则天很强势,唐高宗也无可奈何。然而,终于有一件事彻底引爆了唐高宗的愤怒。

麟德元年冬季,宦官王伏胜揭发武则天私自请道士来宫中作法事。要知道,皇帝历来忌讳底下人擅自勾结术士,因为这些术士不但行神奇鬼怪之事,还经常预言政坛兴衰,皇帝很反感这个,所以历朝历代因为勾结术士遭到贬斥甚至被处死的大有人在。这回皇后竟然在宫中行厌胜之术,实在是可憎!唐高宗觉得忍无可忍,终于发飙了。

赶巧,当时上官仪正在皇帝身边,看到皇帝愤怒,他趁机建议说:“皇后专恣,海内所不与,请废之。”(《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皇后专权,大家已经十分不满了,请您废黜她吧。上官仪为何对武则天是这个态度,我想还是与上官仪的儒家正统思想有关,因为儒家是无法接受女性当权的。《尚书·牧誓》说:“牝鸡之晨,惟家之索。”要是母鸡打鸣,就是一家的灾祸,所以自古以来若女性当权往往会被另眼看待。比如,汉朝的吕后,其实在她统治期间国家从各个角度来说都不算坏,但是她仍然被指责为惑乱朝纲。她刚死,吕家就被铲除了。那么武则天作为一个皇后却如此强势,势必引起包括上官仪在内的大臣们的不安,所以一见皇帝发怒,上官仪就赶紧谏言废武氏。

唐高宗听了上官仪的话,表示赞同,命令他起草诏书。上官仪赶紧寻笔墨,这就准备开始拽词了。要说这知识分子就是误事,你现在应该做的是立即调动兵马把皇后控制起来,那个诏书什么时候写不行啊?但是上官仪平时按照程序办事已经习惯了,如此非常之事他还是四平八稳地按照惯例来进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在上官仪眼里,当年武则天立后还不是高宗一手扶持起来的,所以废掉她也不过就是高宗一句话的事情。但是他没有料到武则天此时已经羽翼丰满,今非昔比了。唐高宗身边的宦官、宫女有好多是武则天的眼线。上官仪起草诏书时,就已经有人跑去给武则天报信了。武则天一听,立即飞奔而来。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唐高宗正在看上官仪起草的诏书,忽然间看见皇后气急败坏地冲了进来,一进来就连指责带哭诉,唐高宗一时之间麻爪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敢情做错事的是唐高宗而不是武则天,所谓废后之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而且高宗还觉得自己理亏,想给武则天一个交代,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我本来没这个打算,都是上官仪教我的。一个领导者,出了问题立即一退六二五,全部栽到下属头上,这是十分糟糕的。唐高宗这个人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在上官仪这件事上,他一时的胆怯将上官仪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武则天这个人很会察言观色,她明白此事不能再继续揪着高宗不放,必须给自己的丈夫一个台阶下。那么好吧,上官仪就是这个台阶,只好牺牲他了。

武则天还敏锐地发现了一个细节——上官仪以前担任过陈王咨议,和那个举报她的宦官王伏胜共同服务于陈王,而陈王不是别人,正是前任太子李忠。这下武则天得意了,这回可以一箭双雕了。为什么呢?这个李忠是武则天的眼中钉、肉中刺。李忠是唐高宗的长子,他的母亲是一个姓刘的名不见经传的宫女,也就是说他是庶出,他之所以能被立为太子,是因为他后来有了一个显赫的养母——唐高宗的原配王皇后。

王皇后是唐太宗在世时钦定的太子妃。王皇后年轻时有美色,同时出身名门望族——太原王氏。她的祖父是西魏的大将王思政,所以王皇后家是根正苗红的关陇集团成员。也正因为如此,唐太宗特别看重这个儿媳。在去世前,唐太宗当着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面托孤,拉着李治的手对褚遂良等说:“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九)我这儿子、媳妇,就交给你们了。

王皇后虽然贵居后位,但是始终心中不畅。唐高宗一直不是特别喜欢她,而是偏爱萧淑妃。萧淑妃出身南朝兰陵萧氏,也是望族。萧淑妃美貌聪慧,唐高宗还是太子时就已经选入东宫,封为良娣。先后产下义阳公主、许王李素节和高安公主。唐高宗即位后改封萧良娣为淑妃。萧氏仗着美色和二女一子的优势与王皇后争斗不已。

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众所周知的大事——时任太子的唐高宗在伺候唐太宗医药的过程中与唐太宗的才人武媚娘相识,进而相恋。唐太宗驾崩之后,按照规定,没有子嗣的妃嫔都要出宫。武则天没办法,只好前往感业寺出家。唐高宗难忘这个相好,在太宗周年忌日那一天借口上香前往感业寺私会武则天,于是旧缘重续,两人哭成一团。一来二去,消息传入了王皇后的耳朵里,王皇后非但不生气,反而觉得这是个机会。她怂恿唐高宗把武则天接回宫里,希望借武则天分散唐高宗对萧淑妃的爱。可是她哪里能想到,她和萧淑妃的斗争属于土枪、土炮级别的,而武则天却是属于原子弹级别的。武则天回来没多久,王皇后和萧淑妃就一起失宠了。

王皇后前门拒狼,后门入虎,愈发苦恼。她觉得自己最大的短板是始终未曾生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嘛,一个不能生育的皇后是缺乏底气的。她的舅舅宰相柳奭出了一个主意,让王皇后收养了李忠,这样李忠就有了名分,后来当了太子。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之后,李忠自然也就被废了,而且被流放到黔州,按理说已经没有威胁了,但是武则天仍然将其视为隐患,意欲除之而后快。上官仪这件事给了她启发,按理说李忠和此事毫无关系,但是武则天决心借机将他牵连进来。

武则天的心腹许敬宗立即发挥他罗织罪名的专长,诬告上官仪、王伏胜勾结李忠,意欲作乱。于是上官仪等人都被下狱,上官仪的儿子上官庭芝也受到牵连,一起被杀。上官庭芝不是别人,正是上官婉儿的父亲,此时上官婉儿才刚刚出生。

所以上官婉儿的曾祖上官弘、祖父上官仪、父亲上官庭芝皆死于非命,加上上官婉儿自己的话,一家连续四代不得善终,您说够不够“黑色”?

上官仪之死是一个标志,武则天进一步加强了对唐高宗和朝政的把握,最终与唐高宗平起平坐,人称“二圣”。

按照唐朝法律,犯罪被杀官员的家属要没入掖庭。出生不久的上官婉儿就此和母亲郑氏一起进入了深宫之中。这一去前途未卜,漫漫人生路,年幼的上官婉儿只能无奈面对,等待她的将会是怎样的命运呢?我们留待下讲。

第二章小贴士:

《唐昭容上官氏文集》:上官婉儿的诗文曾编成《唐昭容上官氏文集》二十卷,可惜已失传,仅留张说的序保留在《唐文粹》里。和婉儿同朝为官的张说在序中大赞上官婉儿非凡的政治才干与文学才华:“昭容两朝专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响。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嫔,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上官婉儿的诗风被公认为承其祖父上官仪,但其大部分作品却表现出不同于“绮错婉媚”的上官体的另一番风格。清人陆昶在《历朝名媛诗词》中称其诗“笔气疏爽,有名士之风”。上官婉儿的诗感情自然,气格爽健,这体现在她的大部分作品中。具体作品请见本书附录部分。

霍光(?—前68):字子孟。西汉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霍去病异母弟。武帝时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昭帝年幼即位,与金日磾等受武帝遗诏辅政,任大司马大将军,封博陆侯。元凤元年(前80年),诛杀燕王刘旦、上官桀、桑弘羊等参与叛乱人员。昭帝死,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不久即废,又迎立宣帝。霍光执掌政权二十年中,减轻赋役,促进生产发展;反击匈奴、乌桓的侵扰,保障了北方边境的安全。

反霍集团:燕王刘旦是汉武帝的儿子,对昭帝继承帝位极度不满,于是四处网罗人才,决心与昭帝争夺皇位。他首先散布谣言说昭帝不是汉武帝的儿子,继承帝位不合法。其次又挑拨霍光与昭帝的关系,上书诬告霍光外出检阅羽林兵时用天子礼仪,有谋反的野心,但是昭帝不为所动。于是他们决定暗杀霍光,来达到推翻昭帝的目的。昭帝的姐姐鄂邑长公主私生活比较糜烂,有个情夫叫丁外人。霍光的女婿、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屡次向霍光请求给丁外人封侯,上官桀也想给丁外人加官晋爵,但都被霍光拒绝,从此鄂邑长公主、上官桀父子与霍光结怨。桑弘羊则认为在武帝时代自己论资格和功劳都在霍光之上,对此时霍光掌握大权不服气,另外他又想替自己的子弟谋官,也遭到了霍光的拒绝,所以也越来越敌视霍光。这样,燕王旦、上官桀父子、鄂邑长公主、桑弘羊秘密勾结,形成反霍集团。

科举:我国中古以来各王朝设科考试以选拔官吏的制度。隋代建立后,隋文帝废除了由士族垄断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以取士。唐代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制度,设立了制科和常科两种取士办法。制科由皇帝临时下诏设科考试,以待“非常之才”。常科则先由吏部后改为礼部主持,每年定期举行。其科目繁多,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武则天时还设立过武举,玄宗时还一度设立过道举(考老庄之书)。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经和进士两科,而以考试诗文为主的进士科,尤为社会所重视。

上官体:指以初唐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旧唐书上官仪传》:“(仪)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其特征为多应制奉和之作,以写宫廷生活为主,追求辞藻华美富艳,对仗精工匀称,然不脱梁陈余风,内容较空洞。上官仪又总结六朝以来诗歌的对仗手法,对唐律诗的形成、发展在客观上起了促进作用。

吕后(前241—前180):汉高祖皇后,名雉,字娥姁。楚汉战争初期为项羽所俘,数年方被释还。西汉建立后,曾助汉高祖杀韩信、彭越等异姓诸侯王。后其子(惠帝)即位,她掌握实际政权,杀害刘邦宠姬戚夫人及其子赵王如意。惠帝死后,临朝称制,并分封诸吕为王侯,控制南北军。又以审食其为左丞相,掌握实权,公卿皆因而决事。她死后,诸吕拟发动叛乱,为太尉周勃等平定。吕后共掌握政权十六年。

李忠(643—664):字正本,唐高宗李治长子,母亲是后宫的宫人刘氏。由于柳奭与褚遂良、韩瑗、长孙无忌、于志宁等人相继向唐高宗请求立李忠为太子,于是在永徽三年(652年)立李忠为太子,六年(655年)为他元服。然而不久后就将他贬为梁王。显庆五年(660年),废为庶人,迁徙至黔州。麟德元年,李忠被赐死,年仅二十二岁。

关陇集团:西魏在关中建立后,宇文泰掌握大权,他接受关陇地主武功人苏绰的六条建议,进行了军事改革,创立府兵制。宇文泰仿周官六军之制,将鲜卑军改编为六军,设柱国大将军,下分十二军,设大将军,军下设二十四开府将军,开府下又设四十八仪同将军,各级将领组成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他们分别来自进入关中的鲜卑拓跋、关陇五胡、汉族地主,以及六镇中的武川镇军人。这些柱国大将军多为北周、隋、唐皇室的祖先,长期居住关中,成为唐朝中坚。关陇胡汉地主后来成为这个集团的主要依靠力量。这个集团的兴起,意味着魏晋出现的中原士族集团的衰落。它在中国历史上左右政局长达数百年,并且成为隋唐文化的创建者。

许敬宗(592—672):唐朝大臣,字延族,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性轻傲,善属文。隋大业中举秀才,旋参加瓦岗军,为李密记室。唐太宗时,由著作郎官至中书舍人,唐高宗时任礼部尚书,与李义府等助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转升侍中,又助武则天逐褚遂良,逼杀长孙无忌、上官仪等。显庆三年(658年),任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威宠莫比,与李义府同掌朝政,监修国史,是武则天的重要信臣。咸宁初以特进致仕卒。

第三章出入权力核心

时来运转

从没入掖庭算起,上官婉儿经历了十分黑暗的十余年光阴。由婴孩到少女,上官婉儿在掖庭里默默地成长着。要不是身上特有的素质起了作用,她可能永远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官婢或者宫女。

什么素质呢?就是才学。上官婉儿有超高的才学,这一点让人有些纳闷:一个小女孩,还不懂事的时候就已经被罚作官婢,按理说没有读书的机会,她怎么就具有才学了呢?

其实唐代掖庭局内也是有教育机构的,按照规定,掖庭宫设置有宫教博士二人,负责教育宫女。教什么呢?《旧唐书》上说“博士掌教习宫人书算众艺”,也就是书法、算术等基本的文化知识以及实用技艺,比如歌舞等。这些博士一般都是宦官,而一般来讲唐代的宦官文化水平都不咋地,所以婉儿的才学很可能不是来自他们。

据记载,在唐玄宗之前,宫中设有内文学馆,由中书省管理,聘请一名儒生当老师,负责宫女教育。我估计上官婉儿的学识来自这些儒生,他们才是真正有才华的。

而且,我们不能忽视婉儿的母亲郑氏。郑氏的身世如何,史料里没有详细记载,只说她是太常少卿郑休远的姐姐。古人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所以上官仪这个大才子,太宗、高宗眼前的红人,他的儿媳妇的门第也不会低。唐代郑氏一门最显赫的是荥阳郑氏,是天下名门望族,不排除婉儿的母亲就出自这一门。世家望族最重视教育和礼法,所以男女皆有良好的教育背景,郑氏的学识应该也不会差。另外,大家不要小看遗传的作用,上官家族的智商都是很高的,婉儿继承了上官家族血脉,从小就十分聪颖。

婉儿像海绵一样从各个方面汲取着知识,加上她卓著的天资,十四岁时写文章就能一气呵成,文笔优美得当,而且婉儿对政治也很感兴趣。《旧唐书》说她“及长,有文词,明习吏事”。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上官婉儿与别的女孩不一样,因为宫女、官婢中关注朝廷制度的人并不多,婉儿的才华极有可能在掖庭里被传为美谈,最终引起武则天的注意。按照史料的记载,武则天将上官婉儿招来,让她当场写文章,结果文章写得非常漂亮,武则天很满意,就让上官婉儿留在自己的身边负责文书制作,婉儿从此成了武则天的秘书。

但是新出土的上官婉儿墓志却告诉我们另一个惊人的秘密:原本大家都知道上官婉儿是唐中宗的妃子,却没想到她早先还曾经是唐高宗的才人!这一幕和武则天的经历何其相似!武则天也是先为唐太宗才人,后来才成为唐高宗的皇后,这事竟然在上官婉儿身上重演了!这种事情在唐代不止一次发生,唐代宫廷的伦理观念与后世真是迥然有别,所以宋代朱熹骂唐朝的那句名言“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朱子语类》)也不是毫无根据的。

难道说高宗跟婉儿之间还有过一段感情?我觉得不大可能。因为此时已是高宗晚年,根据《资治通鉴》记载,自公元660年开始高宗健康每况愈下,已经无法正常处理公务。“上初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百司奏事,上或使皇后决之。”他有严重的高血压,晚年甚至一度失明。这种情况下,我怀疑他是否会有兴趣给自己挑选妃嫔。高宗一生育有八子四女,人数不少,但皆是高宗身体尚康健时所生。婉儿被立为才人的时间点以后并没有新的皇子、皇女降生,这足以证明高宗此时已经力不从心。而此时宫廷内外皆由武则天一手把持,所以立婉儿为才人应该是武则天的主意,是把她从普通宫人中超拔出来的举措。《景龙文馆记》记载武则天考查上官婉儿是在婉儿十四岁时,现在看来应以墓志为准,即十三岁。

十三岁,相当于现在的孩子上初一的年龄,上官婉儿已经开始在掌权者身边负责如此的重责大任,不得不说这是她命运的戏剧化转折。不过,“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此事对婉儿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正面影响:命运得以扭转。

没有武则天的召见,上官婉儿一生将默默无闻。以其罪人家属的身份,最好的结局也无非就是当个宫女,升任宫官,最终在寂寞中消耗年华,老去,死去。这与上官家以前的辉煌相比实在是反差太大。以婉儿的性格,她绝对不甘心这样的生活。

有人可能不解,宫中的生活不是挺好嘛,不缺吃,不缺穿。但人是需要精神生活的,宫墙之内能得到皇帝宠爱的有几人?而且宫内到处钩心斗角,谁能安心呢?千万别忘了,武则天就是宫斗的胜利者。所以那点物质生活的保障在这种精神苦闷面前完全可以抛弃。

咱们举个例子,唐中宗曾有一次发善心,准许宫女们在正月十五上元节的晚上出宫看灯火——因为平时一到夜间宫门就是紧闭、实行宵禁的。你猜怎么着?三千人跑了。唐代鼎盛时期长安宫女也不过万余人,这次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跑了,难道都有相好的?怎么可能!宫女们就是受不了宫中寂寞无聊的生活,有个机会就跑了。

这里有一张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所藏的唐代宫女墓志的照片。瞧这笔狗爬字儿,再看看时间、年龄部分的字体和旁边的还不一样,而且墓志中宫女连名字都没有。一言以蔽之:找几个半文盲批量制作墓志,谁死了就用一块,时间、年龄一填就完事儿。这就是宫女的命运。一点也不受重视,对官府来说她们的人生不过是填空而已。

所以对于上官婉儿来说,武则天的青睐给她带来的是命运的转折,让她告别了这种灰暗的人生,踏上了一条锦绣之路,而且飞黄腾达,真的可以称量天下。

那么此事对婉儿的负面影响是什么呢?

负面影响:陷入权力漩涡不得自拔,命运从此和权力密不可分。

很多人慨叹,说上官婉儿这么个冰雪聪明的女孩子,要是不和权力搅得那么紧,结局也就不会那么悲惨,还能给我们留下更多...更美好、更纯粹的诗歌。

可上官婉儿是不可能避免这个宿命的。正是权力导致了她祖父、父亲被杀,也正是权力把她从泥沼中超拔出来。她的一生都与宫廷密不可分,她怎么可能摆脱权力的影响?她怎么可能不热爱权力?

从此以后,上官婉儿就一直辅佐着武则天,尽心尽力。而武则天也非常器重她。有很多朋友觉得奇怪:武则天是上官婉儿杀祖杀父的仇人啊,她怎么就甘心为武则天服务呢?武则天为什么敢把仇人的孙女留在身边,难道她不怕婉儿寻机复仇吗?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婉儿的心理。我估计有两个原因使她对武则天忠心耿耿。

第一个原因:她对祖父、父亲印象全无。

家里发生巨大变故的时候,上官婉儿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孩,所以祖父、父亲没有给她留下任何印象。她母亲郑氏虽然活着,但是身处深宫,估计为了活命她也不敢给孩子痛说家史,所以对于婉儿来说,仇恨已经很淡了。

第二个原因:武则天是唯一的依靠。

的确是武则天导致上官婉儿家陷入困境,但也正是武则天将她超拔了出来。对于婉儿来说,武则天是她的一切,她的前途、她的财富、她的一切都来自武则天。祖父、父亲对她来说不过是一个遥远的符号。那么你说,她怎么可能不对武则天效忠?

下面来分析一下武则天的心理。

武则天难道不担心仇人会害她?怎么可能呢。举个例子,《唐会要》记载了武则天下达的一个敕文:“逆人家奴婢及缘坐等色入官者,不须充尚食、尚药驱使。”意思是谋反者的家属、奴婢被罚作官奴婢之后,不要让他们去御膳房和御医那里工作。大家一听就明白,这分明就是怕仇人下毒嘛。武则天上台伴随着血雨腥风的斗争,酷吏政治盛行,无数官民被杀。有时一个案件就牵连成百上千人,因为谋反而连坐没为官奴婢者众多。武则天一生任命宰相七十多人,其中被杀、被流放的加起来就占三成。宰相尚且如此,你想想其他人能好过吗?武则天也怕啊,怕这些人的家属下毒啊。这种情况下她怎么就对婉儿如此放心呢?

我认为原因也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准确把握婉儿心理。

武则天估计是揣摩到了婉儿的心理:婉儿年幼,对祖父、父亲没有太多感情,而且深处掖庭一旦走上权力之路就不可能离开她。因为“朕”即国家,一切都来自“朕”。

第二个原因:欣赏婉儿的才华。

武则天是一个极其爱才的人,她懂人才,爱人才。科举加试杂文是她的发明,科举举行殿试也是她的发明。徐敬业叛乱之时,骆宾王为徐敬业写了著名的《讨武瞾檄》,里面把武则天骂得体无完肤,但是武则天看这个檄文的时候,却被其文采所吸引,看得都入迷了,看完之后慨叹说这样的人才不为我所用,是宰相的失职啊。您说武则天爱才不爱?

对于武则天来说,婉儿有着超高的才气,又有着“明习吏事”的长处,这就是她信赖婉儿的原因。而且她自信能感化婉儿,让她为自己所用。

三十而立

上官婉儿十三岁就得到了武则天的器重,但一直到三十多岁,婉儿才成了掌机要的首席秘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一:论资排辈。

其实,武则天任命上官婉儿除了看重其才气之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武则天似乎是想用妇女组成一套官僚系统,不说取代吧,起码是能够从男性组成的外朝分一部分权力过来。其实历朝历代的皇帝对于外朝的官僚体系都存有戒心,尤其是宰相权力过大的时候,皇帝总想培养一批新的官僚从老官僚体系那里分权。汉代设立尚书台就是这个意思。武则天也是如此,她也想从老官僚那里多分一点权过来,交给自己人。而且她的这个需求比任何人都要迫切。为什么呢?

洪艳个人资料照片,洪艳扮演者

武则天上台始终顶着巨大的压力,反对她的人非常多,而且主要是朝中的重臣。当年她要被立为皇后的时候,朝中文武百官无一人支持,那时真可谓“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孤立无援。后来才逐渐有了李义府、许敬宗等中低级官吏的支持,再加上元老重臣李勣的临阵倒戈,武则天才得以顺利登上皇后宝座。所以她早就意识到,只有高宗对自己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内朝、外朝都要有自己人才行。

外朝有许敬宗他们,在内朝武则天也要建立自己的一套班子,而且这套班子的功能还要和外朝的有些重叠,这样有利于她居中制衡。她最先想到的就是起草文书的秘书班子,原本唐朝负责起草诏书的官员是中书舍人,按照规定是六人。高宗此时还健在,武则天还是皇后,对于她来说,不能频繁接触这些外朝官员,自己的想法也就不能得到顺畅地贯彻,所以必须要在宫内建立一套自己的,由女人组成的秘书班子。实际上,早在任用上官婉儿之前,武则天就已经这么做了。

虽然史料中没有记载这些女人的名字,但是依靠出土墓志,我们起码知道上官婉儿还有个姓李的“同事”,她是一位名叫司马慎微的官员的妻子。据墓志所说,李氏也是才高八斗,武则天时期“墨敕制词,多夫人所作”。她与婉儿同时期,担负同样的工作。李氏多大年龄墓志没说,但是她丈夫年龄比上官婉儿大三十多岁,那么李氏起码比婉儿大一二十岁。

有证据表明,李氏不是单独的个案,武则天任命的女人还有其他人,《司马慎微墓志》载:“皇太后临朝求诸女史,敕颖(颍)川郡王载德诣门辟召侍奉。”李氏能够成为武则天的秘书,是武则天临朝听政后向天下寻求有文采的女性的结果。可以想到,制敕之类的工作工作量不小,而且还要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随时候命。外朝要设置六个中书舍人才能胜任这项工作,那这个女人组成的秘书班子起码不会少于这个数字,因此李氏只是其中一员罢了。

有学者怀疑,婉儿之所以十多岁出道,一直到三十多岁才掌机要,成为首席秘书,大概是因为李氏一直在前头的结果,换句话说——论资排辈。

原因二:历练的需要。

婉儿虽然十多岁就已经受到武则天的赏识,但是受赏识和委以重任之间还是需要时间的,这段时间主要用来历练婉儿。

制作诏敕和写一般的文章、诗歌不一样,不是说你文采好就可以胜任。文采只是一方面,行文说话还要滴水不漏,不犯政治错误,并且能够起到教化人心、宣传皇帝主张的作用。当然了,同时也要求对朝廷典章制度烂熟于心,不犯技术性错误。唐代虽然大才子一大堆,但是能被委任制作诏敕者并不多。比如说唐代头号才子李白,也不过当了个翰林,说白了,就是因为有一技之长所以留在皇帝身边陪皇上玩的,所以除了文学之士之外,还有会下棋的,善医术的,统统号称“翰林待诏”,比如李白主要负责在皇帝宴饮、游玩时吟诗作赋。这个翰林跟后来的翰林大学士不是一回事。

李白不是不想有一番作为,但是唐玄宗没给他机会。他曾经竞争过中书舍人的职位,但却宣告失败。为什么不让李白当中书舍人负责诏敕制作呢?原因很简单,你想他那性格,洒脱不羁,二两黄汤一灌,什么“白发三千丈”,什么“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美则美矣,壮观则壮观矣,作为诗歌是杰作,但这种文风不适合诏敕。假如让李白写诏敕就糟了:哪个地方遭遇灾荒了,皇上我愁得“白发三千丈”啊,我为老百姓流泪,“黄河之水天上来”啊。这样能行吗?另外,他嗜酒如命的缺点也让玄宗头疼。根据《全唐文》卷六一四范传正《赠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记载:“玄宗甚爱其才,或虑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温室树,恐掇后患,惜而遂之。”温室树的典故出自《汉书》卷八十一,汉代有位官员名叫孔光(孔子后裔),掌管机要十余年,虽然他经常出入宫掖,但从来不在无关人员面前谈政事,家人向他打听长乐宫温室殿旁种的是什么树,此公“嘿不应,更答以它语”,保密意识强到这种地步。李白大咧咧的性格毫无疑问不适合担任这样的工作。

总之,制作诏敕这个工作需要历练,这也是婉儿一干就是十多年的原因。

另外,我认为这个历练还有一个目的:考验婉儿。毕竟婉儿是上官仪的后代,武则天也需要一个观察期,观察下这个小女子对自己是否忠心,是否靠得住。

婉儿也的确曾有过一次险情,此事与她的感情生活有关,还差一点丢了性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留待下讲。

第三章小贴士:

掖庭:也称掖庭宫。秦代叫永巷,汉武帝时才有了“掖庭”一词。意思是皇宫旁边的场所,原本是妃嫔居住的地方。《三辅黄图》中注掖庭宫“在天子左右,如肘膝”,故此得名。从汉武帝开始就在掖庭宫里囚禁有罪宫女。唐代有内侍省掖庭局,长官是宦官。唐代掖庭宫位于宫城西部,紧靠着皇帝居住的太极宫,面积不大,南北长一千四百多米,东西宽七百多米,总面积也就一平方公里左右。另外,东都洛阳城的宫城里也有掖庭宫,宫中主要是妃嫔居住。唐代因为反逆连坐的妇孺一般都会成为官婢,其中有技艺的妇女会被纳入掖庭,没技艺的就发配到司农寺干粗活。

荥阳郑氏: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北魏隋唐时与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五姓七家”。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国灭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郡望。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历经变迁入唐之后,郑氏仍为望族,后因科举制的实行,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武则天的酷吏政治:武则天在临朝之初是很想大有作为的,但是有很多人对她非常不满,李唐宗室及其元老忠臣都不能接受武则天改唐为周的做法,这些人都是武则天的敌人,是她潜在的威胁,所以她采纳了侍御史鱼承晔之子鱼保家的建议,在朝堂上设置铜匦,收受天下投书。敕令正谏大夫为知匦使,侍御史为理匦使,受理天下来访信札。通过这个专访制度,武则天很快培养出一批酷吏。这些人大都出身无赖,性情残忍,专以造谣生事、无端陷害为能事。其中臭名昭著的有来俊臣和万国俊。还专门编写了一部告密专著《罗织经》,作为培养新酷吏的教材。这些人形成了武则天的恐怖组织。他们使用惨无人道的酷刑,建立了一整套执行恐怖政策的机构。武则天故意利用高压政策,放手任用酷吏,被杀的和遭流放的动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人。但需要说明的是,武则天任用酷吏是有限度的,绝不是单纯凭着这些人肆虐蛮干。她任用过的二十七名酷吏,除傅游艺外,其他如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等人,没有授予他们较高的官职,只让他们执法不给他们执政的大权。在执法机构的上层,她又保留了狄仁杰、徐有功、杜景全、李日知等一批执法公正而且能力很强的优秀大臣。尽管他们的官职被酷吏们羡慕得眼里冒血,恨不得一脚把他们踹下去,千方百计地给他们编排罪名,写黑呈子告黑状,使这些优秀大臣一再受到诬陷,但武则天心中有数,总会出面予以保护。有时为了从大局出发,将其中某个人当众贬了官职,但过些日子,又使其官复原职或者换个位置再升一级。武则天把这些优秀大臣倚为股肱,这也是政局得以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至于对武则天酷吏政治的评价,既要看到她残忍、滥杀的一面,又要看到这也是历史君主为争权夺位而采取的屡见不鲜的手段。

《讨武曌檄》:一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骆宾王作于光宅元年(684年)九月。时武则天执政,图谋代唐建周,封建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争斗日亟。是年七月,徐敬业以匡复唐室为号召,起兵扬州讨武。作者为其幕僚,乃代作此檄。作品以君臣之义为依据,申述拥唐讨武之理,以维护唐室正统为要旨。先历数武则天罪行,继而称起兵讨武乃人心所向,并铺张徐敬业“何敌不摧”“何城不克”之军势,最后号召各方奋起响应,“共立勤王之勋”。文章描写有声有势,论理雄辩有力。

尚书台:官署名。秦、西汉少府有尚书署,掌收发诏命章奏。东汉称尚书台,亦号中台、内台,仍设宫禁中,职权进一步扩大,名义上隶属少府,实则直属皇帝,既是参与决策的宫廷出令机构,又是综理国事的政务中枢,兼具中朝、外朝双重职能。

中书舍人:官名。三国魏置中书舍人,西晋沿置,东晋合通事、舍人为一,称中书通事舍人,掌呈奏案章。南朝梁时去掉“通事”二字,称中书舍人,掌诏诰及呈奏之事。北魏、北齐有舍人省,置中书舍人,掌署敕行下、宣旨劳问等。隋称内史舍人,唐初沿其称,后改称中书舍人,掌侍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制敕,玺书册命,皆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行。

司马慎微夫人李氏:司马慎微(632—680),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652年,提拔为甲科,授襄州襄阳县尉。跟随李谨行征战期间,所有表奏笺记,均为司马慎微所写,功劳卓著,授上柱国。调露二年(680年)三月十三日,司马慎微因病在怀州家中去世,享年四十八岁。其墓志盖正面阴刻篆书“大唐故梓州通泉县尉司马少府夫人陇西李氏合葬碑并颂”二十四字,墓志对其夫人李氏的描述如下:夫人陇西李氏,荆州录事参军、蒲州永乐县令、洛州寿安县令嗣源第四女。温德贞明,清神肃穆,织仁组义,非假物于鸳机饰性,端仪讵资,形于鸾镜。曹大家之词赋,誉重寰中;卫恭姜之志节,名流海内。载初年,皇太后临朝求诸女史,勅颖(颍)川郡王载德诣门辟召侍奉。宸极一十五年,墨勅制词,多夫人所作。以长安二年六月二日终于大内。奉敕令嗣子仙鹤祬引灵还于故乡。衣衾棺椁,敕令所司供造。号天擗壤,惟岵屺而莫从。日往月来,践霜露而增感,爰叶谋龟之兆,载启鸣鹤之埏。今以开元十年岁次壬戌二月癸酉朔十二日甲申,合葬于怀州河内县万善里,依于旧茔,礼也。

明清翰林:明、清以翰林院为储才之地,从科举考试中选拔一部分人入院为翰林官。清代翰林院以大学士为掌院学士,其下设侍讲学士、侍读学士、侍讲、侍读、修撰、编修、检讨等官。殿试朝考后,新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的称为“点翰林”。又清代之南书房为内廷掌文词翰墨之处,上书房为皇子及近支王公课读之处,充此二差者谓之南书房行走、上书房行走,皆照例以翰林官为之。由于接近皇帝,多得优遇。唯翰林官本身俸禄微薄,如不得主考、学政等差,则收入不丰。

以上为试读内容,如喜欢本文,请继续阅读实体书:)

洪艳个人资料照片,洪艳扮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