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都知道女王麦当娜已经性感了四分之一的世纪。她的容颜不老,一副奶酪融化不了的神情,谈话的字里行间常常留露出那人尽皆知的冷酷倔强的表情。简直就是霸气十足!

但她的女王气质其实是来源于她的偶像,一个叫塔玛拉???·?????·????兰陂卡(Tamara De L.mpicK.)的女艺术家。

如果有作家能最好的反映上世纪20年代美国“大荒原时代”的精神面貌,反映“美国梦”制造的纸醉金迷和“梦碎”后“迷惘一代”,那他一定是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1940);如果有画家能同样成功的表达和表现这种环境下人的变异和复杂的情绪,那她一定是塔玛拉??·??·兰陂卡(Tamara De Lempicka,1898-1980),或者更加准确的说,菲茨杰拉德就是德·兰陂卡画中的男人,德·兰陂卡就是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女人。

展开全文

《了不起的盖茨比》剧照(左);塔玛拉·德·兰陂卡照片(右)

在2013年上映的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除了已经发福但雄性气质依旧的莱奥纳多外,那个“她的声音里充满了金钱”的黛西相更让所有人印象深刻。黛西的出身,价值观代表了整个美国20-30年代社会的普遍认识:

不择手段地富有,在精神迷失的情况下,物质才是第一追求。“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走向毁灭的过程中。”

《了不起的盖茨比》剧照(左);德·兰陂卡作品(右)

而今天介绍的这位惊世骇俗的女艺术家也是这样一个人:

麦当娜个人资料,麦当娜个人资料图片

一个经典的黛西,一个有着绝世容貌,富有才华的黛西;

一个从小懂得物质重要,男人重要的女人;

一个曾为爱情不惜牺牲自己的女人;

一个被爱情激发艺术欲望的女人;一个通过肉体和性激发灵感的女人……

一个经典的黛西,一个有着绝世容貌,富有才华的黛西;

一个从小懂得物质重要,男人重要的女人;

一个曾为爱情不惜牺牲自己的女人;

一个被爱情激发艺术欲望的女人;一个通过肉体和性激发灵感的女人……

比菲茨杰拉德小两岁的塔玛拉·德·兰陂卡(Tamara De Lempicka)生于波兰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她16岁就发誓“一生只过奢华的生活”。

麦当娜个人资料,麦当娜个人资料图片

18岁时,她嫁给了俄国律师兰姆皮库奇(Tadeusz Lempicki),并开始了她的奢华生活。同时,天资聪慧,对艺术有独到认识和理解的德·兰陂卡师从立体派画家Andre Lhote等人学画。

德·兰陂卡早期的肖像和静物作品

德·兰陂卡的时插画,再现了爵士时代的华丽丽和亮闪闪

作为艺术家,德·兰陂卡一直是个活的“极为自由”,甚至外人看到“放荡的”女人,“游走于无数男人之间,还是个双性恋者,生活作风极其奔放大胆”。

据说,某天当酒后驾车的德·兰陂卡偶然遇到一位时尚编辑,那人向她赞美道“您开车的样子太美了,把它画下来吧”。虽然当时她开的是一辆黄色雷诺,身上穿的也是一件黄色外套,而且她也从未拥有过绿色布加迪,但在作品中,她仍把自己画成了开绿色布加迪的样子,“因为我就想成为那个样子”,她说道。

“现代女性”的标志性符号:《开绿色布加迪的女人》

于是就有了1925年这幅《开绿色布加迪的自画像》——这幅被定义为“现代女性”符号的里程碑似的作品。

德·兰陂卡绘画中,照片中左边的作品正是第一任丈夫的肖像画

早前,对这个富家女而言,艺术只是兴趣。但婚后不久,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为沙俄政府效力的丈夫遭逮捕。这对刚满20岁的德·兰陂卡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为了营救丈夫,德·兰陂卡不惜以“献身”为代价,做了一位瑞典外交官的情人,通过肉体的方式拯救丈夫,并和丈夫一起逃亡黎。

而在巴黎,为了生计,她不得不在22岁时重拾画笔,但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美貌新锐女画家”的德·兰陂卡一夜成名。她的画带有强烈装饰性,线条圆润,色彩鲜艳,猛烈地袭击着人们的视觉和感官;而女画家出众的容貌,近乎偏执的性格和其个人传奇的经历更是一起受到世人的推崇。

此后德·兰陂卡纵情声色,一边不断兑现儿时的誓言,一边不断地变换着同性和异性情人。“为了画好的画儿”,画家需要太多的“爱”,男人的爱和女人的爱。在那个疯狂的年代,画家对自己的疯狂是艺术追求的表现。终于,她和丈夫分开了。

后来,德·兰陂卡改嫁给她最大的收藏者——奥匈帝国最大的庄园主。当纳粹抬头后,一家人移居美国,并作为“手持画笔的男爵夫人”又投身到了新大陆的社交舞台。

在了解了德·兰陂卡的生平后,我们来看看她的作品,看看如何的性情,如何的人生,才能成就这样多彩,自恋,又细腻体现女性情感的作品。

作为艺术家,德·兰陂卡的艺术生命其实并不长。22岁前,艺术于这个过着平凡奢侈生活的女人而言,充其量只是兴趣。而40年代移居美国后,她立体主义和装饰主义的风格在流行抽象和魔幻主义的美国已是明日黄花,无人问津了。但正是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德·兰陂卡将自己和艺术融合在一起,仿佛灵与肉一样,相互表达着:

德·兰陂卡的自画像

她曾说:“我的每幅作品都是自画像”。由此可见以艺术家对自身艺术审美品位的理解和深刻认同,有人诟病说“她有严重的‘自恋’情节”。可是,艺术家哪个不自恋,Party Queen哪个不自恋呢?更何况是一个美如“嘉宝”的女人!

德·兰陂卡(左),嘉宝(右)

所以“自画像”也成了对自貌,才华深有感知的德·兰陂卡重要的创作主题之一,但她的作品:

绝不为了立体主义而解构:立体主义(CuB.sm)讲求通过解构,破碎,重组的方式形成分离画面,通过不同角度去展现对象,并形成新的画面。而在德·兰陂卡作品中,我们看不到主题形象的大肆割裂,立体主义的手法更多...于背景上,而前景人物通常清晰可感。

有明确的符号意义:盛年时德·兰陂卡的自画像中总是最性感,最妖娆,最妩媚的女人:光亮明媚的发色配红唇,修长的眼睛和富有肉感的身体总让人本能的升腾起欲望。

古典主义的构图:细心对比,你会发现德·兰陂卡作品中的女人们,通常是最经典的西方传统油画中的构图。完美的黄金分割,简单自由的姿态,尤其很多来自女神的样子(如下对比)

绝不为了立体主义而解构:立体主义(Cubism)讲求通过解构,破碎,重组的方式形成分离画面,通过不同角度去展现对象,并形成新的画面。而在德·兰陂卡作品中,我们看不到主题形象的大肆割裂,立体主义的手法更多限于背景上,而前景人物通常清晰可感。

有明确的符号意义:盛年时德·兰陂卡的自画像中总是最性感,最妖娆,最妩媚的女人:光亮明媚的发色配红唇,修长的眼睛和富有肉感的身体总让人本能的升腾起欲望。

古典主义的构图:细心对比,你会发现德·兰陂卡作品中的女人们,通常是最经典的西方传统油画中的构图。完美的黄金分割,简单自由的姿态,尤其很多来自女神的样子(如下对比)

德·兰陂卡作品和西方传统艺术对比

可以说,德·兰陂卡的作品对最自我的欣赏已经到了“自我膜拜”,但这还是第一步。

通常认为,女性艺术家(尤其作家,像张爱玲等)对于诸如性、肉体等感官世界的直觉远在男性以上,“用本能和肉体来创作”并非只限于男人们,对“情欲”的感知和“情欲”对创作灵感的表达,男女艺术家都是一样的。

而纵情于两性肉体刺激下的德·兰陂卡于这点洞察显然极为深刻:

女人笔下的男人们

从丈夫到情人,向德·兰陂卡展现肉体和被德·兰陂卡画中的男人们,都是英俊而富有活力的,而德·兰陂卡对他们也有进行古希腊神般的展示:轮廓清晰,眼神有力,挺括的肌肉支撑着上乘的面料,显示了他们良好的出身和优秀的教育环境。

女人笔下的女人们

当然,德·兰陂卡留恋的不仅是男性。

风情万种的朱唇,微开半露的裙钗……视线越过横陈于眼前的柔嫩的玉体,身心感受到蜡烛烧心的刺激,艺术家品尝到和感觉到的是馥郁和美艳。就是这种恍惚莫名的情绪,德·兰陂卡创作了一幅又一幅无比感性的“情人”作品。

上帝是公平而严酷的,再灿烂的生命也有走到衰老的时候。

德·兰陂卡晚年

终于有一天,画家开始察觉情人们年轻而富于活力的肉体与自己那日渐衰老的身体“有隙”,她的黯然开始反映在作品中: 早年那种呼之欲出、光亮夺目的官能色彩逐渐消退,代之以近似“素颜”的清纯和恬静;早年那种鎏光溢彩,肉体欲滴的性感也逐渐变成了比较靠近自然的状态。

德·兰陂卡中晚期作品

1980年,德·兰陂卡这位性感了世界的女艺术家在睡梦中死去,在肉体中流连的她身边没有一个情人,仅有她忽略了一辈子的女儿——Kizette守着她,并按遗嘱撒灰于波波塔特特尔火山。

一辈子,这个女儿没有名分(为了显得年轻,她称女儿为妹妹);一辈子,她只为这个不被世人所知的女儿画过一幅作品。

德·兰陂卡女儿,1927年创作

德·兰陂卡女王和达利小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