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京举办的 APEC会议领导人欢迎宴会上,

与会各国领导人及夫人身着“新中装”亮相,

其核心面料—苏州宋锦,

一时间引来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代表国家展现荣光,

古老的“宋锦”再一次惊艳了现代。

然而鲜有人知,

历史上明艳了千年的传统宋锦织造技艺正濒临失传,

宋锦得以重现生机,

这一切都归功于一个叫钱小萍的女人。

展开全文

钱小萍,江苏武进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织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苏州丝绸博物馆和中国丝绸织绣文物复制中心的创始人。首届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不忘初心,情定丝绸

1939年,

钱小萍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的一个普通市民家庭,

因家中经济贫困,

初中毕业后,

她没有继续升高中考学,

而是考进了新成立不久的苏州丝绸工业学校.

在学校学习期间,

钱小萍对精致华美的丝绸兴趣浓厚

简单的一根蚕丝,

能织出各种厚薄、或光滑柔软,或自然褶皱、

图案繁复、色彩艳丽的丝绸,

简直不可思议。

这最初的热爱也促成了她和丝绸一生的缘分。

19岁毕业后她进入苏州丝绸研究所工作,

工作期间学习的丝织物大都是锦缎类,

这类织法繁复、色彩华丽的织品深深地吸引了她,

也为她以后进行宋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她设计的处女作“莹波沙”,

构思巧妙、工艺精良

行销到前苏联和东欧各国。

1979年的一天,

钱小萍参加长沙王堆出土文物的现场测试,

那件精美绝伦的‘素纱禅衣’,

居然还不到一两重,

太神奇了!

她深深震撼于古人2000多年前高超丝的织技术,

那一刻起她脑袋里萌生一个念头:

建一座丝绸博物馆,

让中国七千年的丝绸文化走近现代人的生活,

让濒临消失的传统工艺“复活。

素纱禅衣

5年后,经过深思熟虑,

丝绸博物馆筹建工作正式启动

当时的社会环境不重视文化事业,

遇到许多阻力,

仅资金的筹措就让钱小萍跑断了腿,

她甚至当起了“化缘尼姑”,

一家家单位跑,苦口婆心的宣传,

一番苦心终于有了回报,

许多丝机织造厂纷纷慷慨解囊。

1991年,中国第一所丝绸专业博物馆—

—苏州丝绸博物馆终于建成。

苏州丝绸博物馆

“复活”苏州宋锦

丝绸的质地轻柔飘逸、光滑顺畅,

象征着富贵华丽、高雅庄重,

“锦”则是丝绸中结构最为复杂、花色最为丰富、

工艺最为精湛,价格也最为昂贵的品种。

古代有“织采为文,其价如金”之说。

数千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每一个朝代的锦都必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

从最早的楚锦到汉锦、唐锦、宋锦、元锦和明锦

它们之间相互区别又互为联系。

钱小萍《枫桥夜泊》

宋锦又称“重锦”

是纬三重起花的重纬织锦,

苏州是宋锦的主要产地。

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细,质地坚柔,

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并称为国内三大名锦之一。

钱小萍《百子嬉春图》

宋锦起源于12世纪的宋朝,

14世纪到19世纪是宋锦最鼎盛的时期,

20世纪初,

孙梦佳个人资料及年龄,孙梦佳哪年出生

西文现代化工业的冲击,

加之多年战乱

传统宋锦一度衰落,

宋锦的制作技艺几乎失传。

钱小萍《璇玑图》

“老祖宗留下的这么好的工艺就这么消失了,

那太可惜了”她说。

因此,在2008年,

钱小萍成立了钱小萍宋锦织造技能大师工作室,

潜心研究了宋锦的“复活”。

钱小萍《唐卡》

然而复活并非易事。

宋锦失传多年,

技术人员和技术资料严重流失,

就连实物和图片也难得见到,

文献上记载的宋锦代表作《清•菱格四合如意锦》,

她为没能见到实物而遗憾。

《清•菱格四合如意锦》

一次,钱小萍路过一家文物商店,

不自觉地又走进去问店主有没有宋锦收藏品,

店主从箱子里找出几件宋锦残片,

钱小萍顿时眼前一亮,

发现其中一块正是“菱格四合如意锦”,

虽然只是一小片,她却如获至宝。

于是她和店主商量先借回去分析研究,

并通过进一步设计改进,最后终于仿制成功。

当她把仿制品送给店主时,

店主惊叹到:“宋锦又复活了!”

钱小萍的工作室四周挂满了

她所复制和创新研发的宋锦作品

这些都是她根据出土残片,

或者传世品而复制的作品。

复制文物的过程非繁琐,而且难度特别大

因为看不到文物实体

只能根据博物馆提供的资料去研究文物的结构和工艺,

然后再进行复制工作。

1966年为复制一块宋锦残片做的工作笔记。

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画满了纵横交错的线条,

到处是圈圈点点的标注,

这本笔记本已经被翻得边都变毛了,

封面也是用好几块透明胶带粘起来的。

宋锦不是简单的“一针一线绣出来”

而是需要前期设计图案和结构,

从纹制、装造到经纬线加工、织机式样等,

更像一项系统的建筑工程。

复制文物要做的前期设计图案工作非常耗费精力和时间。

由于宋锦流传下来的画样本就很少,

技法也大多失传,

因此,每得到一个新画样,

钱小萍都要拿着放大镜一厘米一厘米的研究,

一种花纹都要研究几个月,

然后画出图稿,设计织法,

如果手工织锦,一天只能织几厘米。

《极乐世界图轴》,

长1.72米,宽3.86米,

唯一的真品藏于故宫博物馆,

是不让拿出来的,

但是钱老认为这么好的文化遗产不给老百姓欣赏,

实在太可惜了,

她决定复制出来让更多...人欣赏。

但是此时她已经患有眼疾,

为了研究复制这个作品,

用了近6年的时间,

故宫版

钱小萍复制版

事业就是我的生命

2005年2月,

65岁的钱小萍退休了,

但她仍然闲不下来,

为了让宋锦织造技艺得到广泛地传承,

她用大块的时间完成了国家重点图书80万字的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丝绸织染》分卷。

又主编了70万字的《丝绸实用小百科》,

其中还配上了制作工艺的插图,

“希望大家能看得更明白,

希望大家都来学习宋锦技法,

孙梦佳个人资料及年龄,孙梦佳哪年出生

把这个技法传承下去!”

钱小萍作品

2006年,宋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钱小萍被评为宋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

2009年,又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宋锦的传承保护得到国家的重视,

这让钱老十分欣慰。

“工作要有创造性,

不要人家做什么,

你就做什么”

钱老并不满足于复制文物。

她不仅创新制作了宋锦唐卡,

还制作了北京奥运会“福娃版宋锦邮票”,

由国家统一发行。

福娃版宋锦邮票

随着年龄的增长,

钱老对苏锦技艺的传承一直忧心忡忡,

要掌握复制的技法,

必须先分析丝绸的结构、工艺、配色等,

织造只是最后一步,

这个过程太复杂,

需要时间的积淀,

而且也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此外,缺乏资金也是一大难题。

“我要给学生发工钱的,

不能让人白干活儿呀,

但是,我根本没有钱。”

钱老坦言要找到传承人太难了。

尽管在传承路上困难重重,

但她还是想方设法解决难题,

奔走在宋锦传承之路上。

钱小萍女士一生致力于抢救保护、

展示弘扬中国丝绸传统文化和技艺。

为表彰她的杰出贡献,

由人民日报社《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

主办的以“开放???·???共享”为主题的

2016年度第三届“CSR中国文化奖”

授予钱小萍女士“杰出人物贡献奖”。

钱小萍女士的儿子代其领奖

现在钱老已经78岁高龄了,

但只要提起苏锦传承的事儿,

她立马来了精神。

“有人说我,为什么这么傻,

这么大年纪了,该好好享福了。

但是,事业就是我的生命,

没有事业我不行的”

一生执着,

能有几人做到。

匠人之心

不喧哗,自有声

一个用匠人精神来做旅行的公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