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金昌波

读+关注

背景摘要

8月19日,山东贫困学新生徐玉玉9900元学费被骗光后,在报案回家途中心脏骤停,不幸离世,事件引发社会强烈的关注;8月29日,清华大学一教授被电话诈骗1760万元;8月30日,广东一女大学生被短骗光1万元学费后跳自杀……

回首自顾:类似的电信诈骗或骚扰不时在身边上演——你刚买了车,就有人来电话要给你“退税”;你在医院生了孩子,就有人打电话让你领“医保补贴”;你拿到新房钥匙,一大群装修商、家具商们就来疯狂“轰炸”……这些人不仅知道你的手机号码,还能准确说出你的名字、家庭住址、身份证信息,当你接到这样的诈骗或骚扰电话,你就应该引起注意了:你的信息已经被人出卖了!

诈骗离我们有多远? 隐私沦陷几乎人人“裸奔”

“百分百原题,正确答案考前三天发送,零风险,轻松通过……”随着国家司法考试日益临近,海口考生小胡的手机每天都会接到兜售答案的短信。小胡说,今年国家司法考试接近9月底,自己报考司考连父母都没说过,但自从在网上报名考试后,各种推销短信、电话就不断。

“想不通,这些人又是如何知道考生的个人信息的?”小胡告诉记者,与他一起报名考试的同学也接到了同样类似的信息和电话。对此,小胡打趣道:“我们参加司法考试,好像备受关注啊。”

在海口一媒体工作的王先生,今年5月去深圳出差时,接到一位自称是电信维修工人的陌生电话,声称正在调整通讯网络,要求王先生关闭电话2小时。在此期间,王先生家人却接到自称是深圳某医院医生打来的电话,告知王先生在深圳出车祸,正在抢救,要求家人上汇钱到医院指定账户,以便动手术。

家人打不通王先生的电话后,马上与在深圳的朋友联系确认,随后发现这是一起骗局。王先生百思不得其解:“平时自己也很注意,唯独只在网上找工作时,填了家里的电话、地址、家庭情况等,也许骗子就是利用我这些个人资料在行骗,差点让我的家人上当。”

展开全文

家住海口的肖翰是武汉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今年返校时,肖翰订了一张返校的机票,但在出发前一天,他却收到短信,对方自称航空公司客服,以肖翰的航班被取消,在ATM机上办改签可获得补偿为由,诱导肖翰按照提示操作。“当时时间紧急,而且短信里明确有我的身份证信息,还有名字,以为是真的,没想到就被骗了。”所幸,肖翰卡里余额不多,但也损失了500元。

省检察院有关负责人透露,自去年11月至今年6月底,海南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62件119人。“受害者包括社会各个阶层,既有普通民众也有企业老板、公务员、学校老师,各行各业都有可能成为通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有网友曾调侃到,在互联网尤其是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进入了“裸奔”时代,只是有不少民众还没有发现自己在“裸奔”。

信息如何被泄露? 论价倒卖成黑产业链

素未谋面,你不知晓他,但他却对你了如指掌,“细思极恐”。现在的电信诈骗以及一些商业营销者,都是神通广大般的“存在”,简直成精了。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信息到底是怎样被泄露的?

以学生为例,海口市民小胡曾在某职业院校从事招生工作,他就坦言收集学生信息的办法很多。“例如,可以举办一些免费讲座或者考前指导会,虽然这些都是免费的,但可以在入场前要求学生填写相关信息,轻轻松松就可以获取个人信息。”

今年8月,儋州法院审理了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件,其中,被告人彭某利用职务便利,以每条信息9-12元不等的价格,多次出售购买机票的公民个人信息给另一被告人李某标。不到9个月时间里,彭某共出售40000多条订购机票的公民个人信息给李某标,非法获利40多万元。而李某标购买到公民个人信息后,在各种QQ诈骗群里发送信息出售公民个人信息以谋取非法利益。

林某是一名负责电脑网络车辆信息管理及维护的交警,利用职务之便,10个月里下载海南省个人车辆信息共计3万余条,以每条0.3元的价格卖给某保险公司海南分公司电子保险部总经理曹某,信息包括车主姓名、电话号码、汽车品牌、型号、车架号、发动机号以及保险购买日期等。

互联网安全公司360曾发布了一份《个人信息泄漏报告》,研究发现,信息泄漏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人为因素,即掌握了信息的公司、机构员工主动倒卖信息;二是网民在享受互联网便利、快捷功能的同时,不经意间感染了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造成个人重要信息泄露;三是攻击者利用网站漏洞,入侵了保存信息的数据库。

网购需要填写姓名、地址、手机号等基本信息,网购机票、火车票等更是需要填写身份证等重要信息。因此,这些网站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大量的个人信息、财产安全等。

李平平个人资料,李成的个人资料

诈骗“打不死”? 缺源头管制 需自我防范

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近一年的时间,国内6.88亿网民因垃圾短信、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达915亿元。泄露与贩卖个人信息是“过街之鼠”。但“人人喊打”的境遇与压力之下,其不仅毫不缩头,甚至越发疯狂,导致“躺枪”的人们不断被电话、短信、邮件等骚扰,面临被诈骗等经济损失,这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

业内人士透露,电信诈骗的两个关键环节“诈骗电话”和“银行转账”在目前没有“源头”管制措施,目前通信业务和金融产品的某些安全隐患,在某种程度上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以徐玉玉案为例,诈骗电话是以171开头的号码,而目前,170、171号段已成为电信诈骗“重灾区”,因为只有这两个号段存在可以不实名登记的管理漏洞或某些运营商有意的疏忽,给骗子创造了条件。

“问题号段频出,运营商疏于监管难辞其咎。”不少网友受访时表示,希望通过徐玉玉一案,某些运营商能更多...肩负起社会责任,而监管部门也要依法严厉处罚违规放号行为,加强监管,督促运营商彻底堵住利用电信网络诈骗的路径。

海南惠海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曦告诉记者,工信部《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依法登记电话用户办理入网手续时提供的真实身份信息,办理入网手续时,应当要求用户出示有效证件、提供真实身份信息。“但从徐玉玉案件中,我们不难看出网络运营商对170、171号段用户身份信息登记上存在重大问题。”陈曦认为,“这无形中给骗子提供了利用电信漏洞进行诈骗的机会,但我国现行的法律却没有对电信经营商的这种行为规定相应的处罚条款。”

不少网民认为,电信运营商在技术方面必须有所作为。如当某些号码拨号量过高时,应当纳入预警和监控,同时可对号码进行评级及智能语音进行识别过滤,更可通过大数据梳理陌生用户间的交互频次,进而筛选屏蔽垃圾电话、诈骗电话。

此外,海南网友周猛指出,公民本人往往是个人信息泄露的重要源头之一。如,废弃火车票、快递单据等没作任何处理便扔掉,商家有奖问卷调查、办理会员卡送礼品活动等大笔一挥留下个人资料,随意连接各种WiFi……周猛认为,相对而言,防范个人信息泄露比破案更简单更有效,因此,加强公民信息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

(本报海口9月1日讯)

李平平个人资料,李成的个人资料